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行业重大科研成果应用推广项目 中医可视化红外智能检测(中医CT)落地云南

7月9日,云南省再生经济研究会联合省老教授协会中医药专委会、云南中医药大学老教授协会的智库专家,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推行的“中医可视化红外智能检测”(云南)项目进行了评审。参加评审的省中医药智库专家,全票支持中医可视化红外智能检测(中医CT)落地云南,此举标志着云南中医药现代化迈出重要的一步。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行业重大科研成果应用推广项目 中医可视化红外智能检测(中医CT)落地云南

中医可视化红外智能检测是国家中医药行业重大科研成果。早在2008年4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就召开《红外热成像技术在中医临床中应用前景》研讨会,会议把红外热成像技术和中医药临床运用结合起来探索研讨,并将此项技术及时转化成为了“中医CT设备研发”。2014年3月,国家中医药行业重大科研专项课题《基于红外热成像技术的正常人体中医特征热图研究》【201407004】正式立项启动,“中医可视化数字红外智能诊断系统”被国家纳入了“十三五”100个重大工程项目之一。2020年1月,国家中医药行业重大科研成果“中医可视化红外智能检测”获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司结题验收,并由中华中医药学会颁布《中医红外热成像技术规范标准》(ZYYXH/T472-2015)。项目课题正式步入成果转化阶段,并由《全国亚健康红外检测服务基地》与《全国医用红外特色专科百名工程办公室》实施推广。至此,中医可视化红外智能检测项目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拉开了序幕。

据介绍,“中医CT”检测是目前全世界唯一无损伤、无介入的绿色检测技术,方便快捷、无辐射,随来、随检,全身检测直到拿到检测报告只需3—5分钟;“中医CT”检测可对全身九大系统、上百种疾病有很好的辅助诊断作用,尤其对心脑血管疾病乳腺甲状腺疾病及恶性肿瘤等可提前6—12个月的预警作用;通过早预见、早诊断、早治疗,降低老百姓重大疾病风险。目前,中医可视化红外智能检测已纳入国家医保目录,为该项目的开展保驾护航。

“中医CT”检测是以治病为目的的中医辅助诊断手段,其《中医健康评估报告》,用简单明了的中医术语阐述人体中医辨证体质,一人一方的经方/成药、经络/穴位和饮食/药膳调理方案,从而为老百姓解决了就医难、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这样就能助力实现国家卫健委提出的“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镇,大病不出县”的目标及“慢病就近规范治”和“小病康复在乡村”行动方针。

据承担云南省该项目落地和推广工作的云南彝仁堂中医馆有限责任公司介绍,为了快速推广中医可视化红外智能检测,完成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云南省亚健康数据采集任务,根据行政区域划分,预计将在云南29个区域内设500个中医CT检测数据采集网点,主要植入现已开通医保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馆和药店等。

当天评审结束后,专家们还实地考察了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直管单位“中和亚健康服务中心”授牌、国家商标局授权使用“黄十字商标”在昆明落地的昆明尧康医院的“中医可视化红外智能检测(中医CT)”项目运营。

云南网记者 余红 摄影报道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4年4月7日 上午8:33
下一篇 2024年4月7日 上午8:4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