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贯彻落实中小学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
——健全党组织统一领导、党政分工合作、协调运行的体制机制
中小学领导体制改革涉及根本、事关全局,是基础教育领域党建工作的长期重点任务。创造性抓好中央精神的贯彻落实,最关键的是立足中小学校特点和党建工作基础,坚持以有利于贯彻中央精神、有利于推动基础教育发展、有利于干部教师队伍建设、有利于保持和谐稳定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一、定职责——把党组织和书记、校长职责调整到新领导体制要求上来
1.明确党组织领导职责。确立党组织全面领导学校工作基本定位和“18个字”总要求。
一是把方向。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正确育人导向,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
二是管大局。领导学校“三重一大”、师生员工切身利益等重要工作,强化党建带团建、队建,加强学生会和学生社团管理等,做好统战线工作。
三是作决策。讨论决定学校党组织建设、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和学校意识形态工作等问题;讨论决定学校章程等基本管理制度、发展规划、工程建设、招生考试、财务预决算、内部机构设置及负责人等。
四是抓班子。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加强学校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完善培养选拔、教育培训、考核评价、激励保障机制,加强任期考核。
五是带队伍。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加强干部“七种能力”培训;深化“双培养”工作,加强教师信仰塑造和师德师风建设。
六是保落实。落实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党组织决定决议,抓好跟踪问效;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日常监督,营造良好政治生态;注重从源头化解矛盾,确保校园和谐安全稳定。
2.明确党组织书记职责。学校党组织书记主持党组织全面工作,负责组织党组织重要活动,督促检查党组织决议贯彻落实,督促党组织班子成员履行职责、发挥作用。学校党组织书记带头遵守党纪国法,遵守学校各项规定,团结和带领班子成员依法依规办学,落实意识形态、德育和思想政治工作第一责任人责任;带头坚持民主集中制,协调班子成员工作,按正确原则引导深入讨论问题,支持校长开展工作;带头服务师生员工,走群众路线,集中大家意见,做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
3.明确校长职责。强化“两个负责”,即校长向党组织负责,主动接受集体领导,党员校长履行“一岗双责”;向师生员工负责,坚持科学、民主、依法治校,多渠道听取意见,调动各方积极性。具体职责:一是研究拟订和执行学校发展规划、基本管理制度、招生考试改革措施、行政规章制度、重要办学资源配置方案;研究拟订和执行学校内部教育教学管理组织机构、教师和人才政策措施;研究拟订和执行重大基本建设、财务预决算和维护学校安全等方案。二是研究拟订和执行年度工作计划,组织开展教学活动和教育教学研究,执行教学和课程方案;推动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落实“双减”要求,提高校内教学质量和育人品质;组织开展思想品德教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组织开展学校对外合作与交流。三是提名学校内设机构负责人,聘任与解聘教师以及其他工作人员;负责招生、就业和学生学籍管理,实施奖励或处分等。四是定期向党组织报告重大决议执行情况,向教职工大会(代表大会)通报工作,及时向上级报告重要工作和事项。五是做好学校安全稳定和后勤保障工作;加强财务管理和审计监督;支持群团组织开展工作。
二、转方式——推进学校党组织集体领导与校长负责有机统一、协调运行
1.做好学校章程修订工作。在校章中明确党组织是学校领导和决策机构,明确学校党组织会议议事决策内容和程序等。建立健全严密的组织体系,设置必要的党务工作机构,完善经费保障机制。明确党的领导贯穿教书育人全过程,规定学校党组织和党员参与学校决策、执行、监督等各环节工作,落实具体举措。
2.健全决策程序和运行机制。一是明确议事决策原则。凡属学校重大问题和重要事项,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由学校党组织会议集体讨论作出决定。二是规范议事决策要求。党组织会议由党组织书记召集并主持,不是党组织班子成员的行政班子成员根据工作需要可列席会议。会议议题由学校领导班子成员提出,党组织书记确定。会议应当有半数以上党组织班子成员到会方能召开;讨论决定干部任免等重要事项时,必须有三分之二以上党组织班子成员到会。表决事项以超过应到会成员数的半数同意为通过;决定多个事项采取逐项表决,实行书记“末位表态”。三是履行议事决策程序。会议一般4项程序,即:由提出议题的同志作简要汇报,列席会议的相关人员作必要解释说明,参加会议成员结合分工充分发表意见,对讨论议题充分沟通了解后进行表决(或作出明确结论)等。
3.完善沟通与监督机制。一是会前沟通。在重大事项和重要问题决策前,党组织书记、校长和有关领导班子成员要通过个别酝酿、充分沟通,互通情况、形成共识。防止会前不说、会上乱说的情况发生。二是会后监督。在党组织形成决策后,通过党务公开、校务公开及时向教职员工公布情况,确保决策实施,维护党组织领导权威。
4.统筹各类会议管理。一是厘清各类会议的权责边界,完善党组织会议、校长办公会议、教职工大会等各类会议的职能职责、会议规则和内容清单。二是做好会议安排和衔接转承,防止次序颠倒、内容错乱;对涉及学校改革发展稳定、事关师生员工切身利益等事项,在提交党组织会议决策前,校长办公会议、教职工大会进行前置研究;党组织会议决策后,校长办公会议及其他有关会议应及时作出部署,推动任务落地。三是统筹管理各类会议,坚持按规则开会,开管用的会、高效的会。
三、强引领——把党的全面领导落实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关键环节
1.加强党对基础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领导。一是明确目标方向。把党的全面领导落实到引领学校改革发展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上来,树立学校最大的政治就是教育质量提升的意识,明确学校党组织书记和班子成员带头“学政策、促改革、提效益”的工作要求。二是聚焦重点任务。加强统筹协调,成立改革工作专班,研究制定方案,把做好“双减”工作、推进校长和教师交流轮岗、落实“五育并举”、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等融入教育教学日常工作,明确学校党组织“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思路要求。三是激发基层动力。持续深化“双培养”工作,广泛开展党员教师示范教学活动,加强年级组、学科组、教研组长等骨干队伍建设,引导一线教师积极参与课后服务、作业设计、家校社协同育人等工作。
2.加强党对德育和思政课的领导。一是建立学校德育和思想政治工作领导小组,健全“党组织领导、校长负责、群团组织参与、家庭社会联动”的德育工作机制,明确书记、校长担任组长,专职副书记、德育副校长担任副组长。二是强化政治启蒙和价值观塑造,加强“思政(德育)课程”建设,推进“课程思政(德育)”创新,牢牢把握育人方向,全面提高育人水平。三是研究制定学校领导人员和相关部门的德育责任清单,督导班子成员和各部门履行德育工作责任。
3.加强党对教师队伍的领导。一是强化政治引领, 组织深入学习中央精神和省市要求,回应教师关心的改革问题,明确党组织抓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具体职责,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教师教育的必修课,把涵养教育报国情怀作为重要内容。二是做好政治吸纳,加大在德育和思想政治工作者中发展党员力度,确保学校关键课程、关键岗位由党员教师把关。三是加强政治监督,健全师德教育体系,严把师德师风第一标准,强化教师入口管理和过程监督,完善考评机制,落实师德师风“一票否决”要求。
4.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一是把握主动权。 深入推动XXXXXXXXX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加强“四史”教育和形势政策教育,弘扬正能量,引导舆论。二是唱响主旋律。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具有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美育、体育和社会实践活动,培育良好校风教风学风。三是筑牢主阵地。加强教材、教案、橱窗、公众号、校报校刊和论坛讲坛等各类思想文化阵地建设。四是打好主动仗。严格校纪校规,强化纪律约束,健全党组织定期研判意识形态工作机制,防范意识形态风险。
四、增供给——为学校党组织发挥领导作用提供充足的政策制度保障
1.创新学校干部选任和管理。一是明确选任标准。注重选拔党性强、懂教育、会管理、有威信、善于做思想政治工作的优秀党员干部担任党组织书记,着力建设政治过硬、品德高尚、业务精湛、治校有方的校长队伍。二是优化培养路径。科学设计党组织书记、校长素质模型和成长路径,探索把党务岗位作为培养复合型干部的重要平台,把优秀年轻干部安排在党务和教学等多岗位锻炼,把专职副书记作为培养选拔书记、校长的重要台阶。优先选用有副书记、副校长复合经历的优秀党员干部担任党组织书记。三是加强组织领导。开展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建立和落实领导体制改革执行情况报告制度,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在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述职评议、年度工作总结中报告个人执行情况,严肃组织纪律和有关要求。
2.创新学校领导班子配备。一是明确学校党组织设置为党委、党总支的,书记、校长一般分设,书记一般不兼任行政领导职务,校长是党员的同时担任副书记;党组织设置为党支部的,书记、校长一般由一人担任,同时设1名专职副书记。二是充实专职副书记配备,明确书记、校长“一肩挑”或规模较大学校通常配备专职副书记,负责党建工作。三是配强学校党组织委员,按照规定确定委员名额,明确学校行政班子副职中的党员一般应当进入党组织班子。
3.创新学校党组织设置。一是探索“一个主体一个党委”模式,即同一区内的集团化办学、多址办学的学校,党员人数达到或接近100人的,成立集团(总校)党委,统一领导各成员校工作。二是探索“总校指导 属地管理”模式,即跨区承办分校、加盟集团的,可探索属地为主、双重管理的模式,建立符合实际的决策制度和运行机制。三是探索“把党组织建在教书育人一线”模式,即推动学校校区、职能机构、教育教学单位(年级组、学科组、教研组、备课组)等设置与党组织建设同步优化。四是探索“管业务同时管党建”模式,即选拔“双强型”党员干部担任学校基层党组织负责人,明确学校党政办、人事、德育、团少等部门负责人应为党员。
4.创新学校党建工作。一是建立与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相适应的保障机制,健全党务工作机构,充实党务工作力量,落实党务工作队伍激励保障措施。二是用好用足中央政策。推动解决基层反映的书记、副书记职数问题,党务工作者培养等问题。三是加强“五个基本”建设,提升党组织组织力,强化政治功能,运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推动基层党建工作创新发展。
《“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工作材料汇编》(2023版)具体目录如下:
01.XX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实施方案
02.XX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工作实施方案
03.XX学校校长负责制工作实施方案
04.XX学校推进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工作总结
05.学校推动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试点工作总结
06.学校持续推进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试点工作总结
07.学校落实党组织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试工作汇报
08.XX学校推进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工作汇报
09.学校推动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试点工作汇报
10.XX学校积极推进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工作报告
11.XX学校全面落实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工作报告
12.XX学校落实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工作纪实
13.学校学习《关于建立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的意见(试行)》的党课活动纪实
14.XX学校落实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的工作侧记
15.XX学校推动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工作简报
16.XX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情况说明
17.XX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典型经验介绍
18.XX学校推进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经验介绍
19.XX学校校长党课讲稿:中小学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的实践思考
20.领导班子集体议事制度
21.学校党政联席会议制度
22.党支部参与学校重大问题决策制度
23.校长定期向党组织通报工作制度
24.学校“三重一大”工作制度
25.学校“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
26.XX学校党总支“三重一大”事项决策制度
27.学校“第一议题”学习制度
28.学校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
29.学校党组织参与重大事项决策工作方案
30.关于建立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的意见
31.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如何推进
32.如何推进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
33.党组织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34.党组织领导下校长负责制
35.构建党建引领学校治理新格局
36.聚焦•中小学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
37.打造党组织领导校长负责制的“试点样板”
38.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的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
39.XX学校党组织会议议事规则示范文本(试行)
40.XX学校校长办公会议(校务会议)议事规则示范文本
41.中小学校(幼儿园)党组织书记和校长沟通协调制度范本(试行)
42.中小学校(幼儿园)坚持和完善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实施办法范本(试行)
43.中小学校(幼儿园)党组织会议议事规则范本(试行)
44.中小学校(幼儿园)校长办公会议议事规则范本(试行)
45.中小学校(幼儿园)党组织书记权责清单范本(试行)
46.中小学校(幼儿园)校长权责清单范本(试行)
47.中小学校(幼儿园)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负面清单”范本
48.中小学校(幼儿园)“三重一大”决策目录清单范本(试行)
49.《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政策解读
50.学校开展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工作推进落实情况报告
51.XX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试点工作侧记
52.XX学校开展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工作推进落实情况报告
53.XX学校推动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工作汇报
54.落实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的四个维度
55.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带来哪些变化
56.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实施困境与实践进路
57.书记和校长分设的学校到底谁来“主事”?
58.XX学校落实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工作汇报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