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驿站未在社区周边开通‘一键呼叫’服务之前,老人在家中摔倒,老伴束手无策只能下楼找保安帮忙。”9月下旬,在区人大常委会调研我区居家养老延伸服务工作座谈会上,来自中关村地区养老驿站的北京明夷红心居家养老服务负责人袁兆文说:“现在‘一键呼叫’,老人几分钟就能等到养老驿站的工作人员到达,提供相应服务,解决了老人救急的问题。”
在此次区人大常委会第四次调研我区养老工作时,与各种养老需求相关的居家养老延伸服务工作成为调研的重点。区人大代表孙英在曙光街道久久泰和养老照料中心调研时,听到一位95岁的老人这样说:“加大养老服务机构建设,要更多深入到社区,为老人提供更实际的帮助,我希望这样的服务方式能够得到比较好的推广。”
作为2021年“一号议案”,“关于加快创新、补齐短板,推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议案的办理工作在区人大常委会大力推动和持续关注下,正在向如何真正做到普惠养老,如何让养老机构的服务工作辐射到周边社区,使更多老年人得到更有效、及时的服务等方面推进。
我区建成社区养老服务驿站101家 “有了养老驿站的服务我心里很踏实”
“疫情发生后,改变了我很多的生活习惯,也让我更信任社区养老驿站。如今身体有什么问题,第一时间我想到的就是联系驿站的工作人员。”家住海淀南路,年近90岁的独居老人李女士告诉记者。疫情前,她签约了家庭养老照护床位。她的日常生活照料、物资采购、送医取药、精神慰藉等养老服务工作,在疫情期间几乎都依靠驿站提供服务。李女士说:“有了养老驿站的服务我心里就很踏实,也很幸福。没有养老驿站的工作人员,就没有我的今天,他们是我的救命恩人!”
这只是我区从社区层面,大力推进家庭养老照护床位,依托驿站提供专业化上门服务中众多实际为老服务的一个案例。“我区通过养老机构护理员专业化的服务标准,积极推进养老服务机构辐射社区居家工作,主要提供信息管理、短期照料、助餐、助洁、助医、助浴、精神关怀等服务。据统计,截至2021年8月底,我区共建成并运营社区养老服务驿站101家,累计服务15620人,98579人次。”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各养老机构正在利用专业化的护理人才队伍优势,围绕社区居家养老人员的实际需求,辐射更广范围,提供居家养老服务,突出了服务主体多元化、服务方式多样化、服务队伍专业化的特点,达到精准服务的目标。
“老人需要更多元化的服务” 让科技和文化精准赋能智慧养老
“智慧养老是什么?让老人得到最精准的服务就是智慧养老;用人工智能、大数据、计算方法让老人得到最精准的服务,这才是真正的智慧养老。”座谈会上,清檬养老服务负责人张敬波说:“要想把居家养老做好,就要有好的基础数据做支撑,把服务做到精准,让接受服务的老人越来越满意,确保‘护理员 云端服务团队 大数据人工智能’养老服务体系高效运转,为老人服务的方案更精准。”
位于西三旗街道的曜阳养老服务中心为了提高辐射周边社区的为老服务质量,对服务团队的管理办法也在不断优化提升。“从随时安排服务,变更为提前3天预约服务,同时增设服务预约热线、服务应诉电话。”曜阳养老负责人郝圆媛介绍:“一方面帮助服务人员进行合理的工作安排,另一方面更大程度地解决了老人在时间上的个性化需求。为了对服务质量做好监管,我们建立了服务质量跟踪回访机制,从2020年9月至今,上门、电话回访400余人次,根据反馈情况,不断提升改进,床位建设工作的重心也逐步从‘升量保质’转向‘稳量提质’,让服务和管理更科学、智慧。”
如何让“科技文化赋能养老”,不仅是科技和养老,中医的康复、精神的慰藉等等也应该涵盖。一位人大代表说:“老人需要的不仅仅是一种服务,精神上也有更多需求,需要更多元化的服务。”
据了解,今后,我区居家养老延伸服务工作的重点内容包括大力推动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推进养老服务市场机制突破;在社区层面建立老年互助社,发展养老服务志愿者队伍;开展街镇区域养老服务联合体试点等。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我们将进一步引导养老资源向居家社区服务倾斜,向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倾斜;进一步加大护理型服务机构扶持力度,大力培育嵌入式、小型化、连锁化、专业化服务机构;大力发展互助养老和志愿服务,扩大养老服务社会参与。同时,通过‘街镇养老照料中心 社区养老服务驿站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驻区单位 养老服务商’的协作模式,提高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供需匹配能力。”(记者 景天 文/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