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效时间管理:以12周为1年,用4步提升执行力(超高效时间管理-用12周完成12月的工作)

文 | 廖湛兮

(原创不易,抄袭、洗稿、未经授权的转载必究。)

超高效时间管理:以12周为1年,用4步提升执行力(超高效时间管理-用12周完成12月的工作)

《超高效时间管理》由我国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曾登上《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目前英文版销售量已突破30万册,全球发行语种超20种。

其最大的特色是打破了“年度思维模式”,引导大家以12周为1年去重新审视、规划自己的时间、生活与工作计划,旨在帮助大家进一步提升执行力避免低效率。

书中所提到的提升效率和执行力的实操方法及注意事项大致如下:

1、树立一个让自己心潮澎湃的愿景

很多时候大家做事没有效率、得过且过,最大的问题其实就在于你失去了令自己心潮澎湃的愿景。换句话说,就是你没有一个足够吸引自己的动力,促使自己更积极努力,甚至不顾一切的去奋斗。

要知道长时间的“偏安一隅”,最后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变为不思进取。

要想突破这个困境,关键在于我们要给自己树立一个有足够吸引力的愿景。让我们在潜意识里愿意为了实现这个愿望而甘心踏出目前的舒适区,并且在遇到艰难险阻时也不会轻言放弃。

超高效时间管理:以12周为1年,用4步提升执行力(超高效时间管理-用12周完成12月的工作)

2、建立紧迫感

大家之所以会有拖延症,最大的自我安慰莫过于一句“来日方长”。如果你总觉得时间很多,事情不用急,自然也就行动不起来。

要想解决这个问题、促使自己更好的动起来,我们就需要给自己建立紧迫感。

具体执行的方法是:以12周为一个阶段给自己一个目标并且时刻提醒自己实现这个目标不再以月为单位,而是以周为单位、以天为计量。

换句话说,就是为了实现最后的大目标,每周都要给自己一些必须完成的任务,分配到每天去一一执行,越具体越好,要让每件事都有一个明确的截止时间,督促自己一定要在截止时间前去完成,建立一种“时不我待”的觉知。

超高效时间管理:以12周为1年,用4步提升执行力(超高效时间管理-用12周完成12月的工作)

3、用发散型思维制定实现目标的方案并适时调整

当我们树立了能让自己心潮澎湃的愿景之后,要放弃“线性思考”的思维模式,即我接下来要做1、2、3件事的传统想法,要学会用发散型思维、在头脑中形成思维导图。

比如,你想减重,如果你仅仅想到的是节食和运动,没有根据自身具体情况在实施前想到在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阻碍及可行的解决方法,那么在遇到困难时可能就会停滞不前,甚至畏难放弃。

这也是很多人总是无法完成所立flag的原因之一,即对目标方案的设置思考如一条直线,缺乏具体内容的支撑,思虑不周。

试想一下,如果我们能根据中心目标,在制定方案前考虑自身客观情况多想一些备用方案和可能遇到的困境及解决办法,最后再结合查询相关资料,借鉴有相关成功经历的达人或亲友的经历,选取其中最适合自己的方式去实施,在发现效果不佳或遇到瓶颈时适时调整,那么相信成功率也会随之提升。

(例如下图):

超高效时间管理:以12周为1年,用4步提升执行力(超高效时间管理-用12周完成12月的工作)

4、及时“复盘”,诚实面对数据

所谓“复盘”就是总结、审视、反省自己在一段时间内的一切表现,包括学习成绩、工作成效、人际关系、个人情绪等等。

当我们以12周为1年去实现一个较大的目标时,每一周、每一天我们都应该有清晰的小目标,并且每天、每周都要去“复盘”,去反思自己的思、言、行是否达标。

如果没有达标,要思考问题出在哪里,并且想出解决方法,让自己在今后不再犯相同的错误,争取第二天、第二周比之前的成效更好。

大家可以根据以下的公式记录自己的成绩:

完成任务数/总任务数*100%=你的成绩

比如:
你今天的总任务有10个,你完成了8个,那么你的成绩就是80%,即80分。

请注意,数据的记录是自己真实情况的反馈,只有如实记载,诚实面对才能真正的有所收获和成长。切勿马虎对待,自欺欺人。

超高效时间管理:以12周为1年,用4步提升执行力(超高效时间管理-用12周完成12月的工作)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2年6月24日 上午9:56
下一篇 2022年6月24日 上午10:0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