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新阶段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是破解当前“三农”问题的金钥匙,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有效途径。乡村振兴,难在坚持,贵在实干。安里镇党委坚持系统发力、一线跟进,强化党建引领,实施“五大工程”,谱写安里乡村全面振兴新篇章。
以组织振兴为保障,实施旗帜工程。以“弘扬建党精神 红旗更加鲜红”活动为契机,紧扣“五强五优”农村基层党组织创建百日提升专项行动,分类推动薄弱村达标提升、一般村改造提升、富裕村提质提升,建强阵地服务于民。实施“三个三”支部工作法,强力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以“政治过硬、纪律过硬、工作过硬”推进作风提优,以“严格方法步骤、严格标准要求、严格督导把关”实现精细管理,以“落实班子成员一岗双责、落实支部书记主体责任、落实服务群众第一职责”强化责任担当,抓好班子服务于民。创新实施农村党员分类管理模式,采用“靶向式、双向式、定岗式、关爱式、对接式”精准分类,将组织触角延伸至每一位党员,充分发挥模范先锋作用,积极主动争先创优,优化队伍服务于民。真正让每一个党组织成为乡村振兴的“主心骨”,让所有党员成为乡村振兴的“主力军”,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投身乡村振兴的“主战场”。
以产业振兴为重点,实施示范工程。坚持走好农业现代化、规模化、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发展之路,按照“东药西果、南椒北粮、中部设施”布局,唱响安里“刘卓手工挂面”“清香翠玉香瓜”“乡巴佬鸡蛋”“七彩圣女果”“普罗旺斯西红柿”等品牌对外“知名曲”。立足资源禀赋,加强统筹谋划,依托镇级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延伸拓展产业链条,推进农产品品牌打造与乡村旅游、生态建设等深度融合。建成安里万亩光伏农业蔬菜基地、万亩设施农业瓜果基地、万亩现代农业示范基地、万亩高标准优质小麦基地,走出乡村振兴的安里特色之路。
以人才振兴为支撑,实施能人工程。用好现有人才,发挥能人效应,建立农村人才库。发掘镇村组干部自身优势,坚持学历教育与技能培训相结合,鼓励村干部参加职业教育,补短强弱,不断壮大“前沿作战部”。培育未来人来,精准培养一批在种养、加工、建设、科技、电商等方面有特长的农村土专家,对表现优秀的乡土人才,作为党员培优对象,纳入后备干部,为村两委输送“新鲜血液”。招揽四海人才,依托创业中心和人才驿站,优化人才服务“软环境”,着力打造人才“强磁场”,动员在外人士回乡安居创业,招揽四海良才来安干事创业,为乡村振兴凝聚“人才力量”。
以文化振兴为灵魂,实施固本工程。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塑形”是外在,“铸魂”是内在,“文化”就是乡村振兴的魂。安里镇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党建书屋、十星级文明户评选、“传家训、立家规、扬家风”活动及各类典型评选等方式,多管齐下,夯实文化根基,提升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培人效果。通过良好家风改变民风、促进村风、改善社风,让尊老爱幼、勤俭持家、守望相助、爱家爱村爱国的优良传统蔚然成风,为乡村振兴提供道德滋养和精神支撑。
以生态振兴为基础,实施宜居工程。良好生态是乡村振兴的支撑点,是推动“绿水青山”发展的关键。安里镇聚焦常态化、长效化、精细化管理,提出“131133”工作思路,以美丽镇街为节点,以亮化3条主干道路建设为骨架,以打造安里东大门为重点,以13个美丽乡村为依托,补齐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厕所革命3项短板,建立“环境卫士”监督机制,推广“红旗黄牌”评比制度,全面改善提升人居环境。压实责任“聚力量”,健全机制“促长效”,积极践行“两山”理念,倡导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真正把安里打造成“天蓝、水清、山绿”的生态宜居之镇,为乡村振兴注入生态之美。(编辑:李静)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