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新媒体优势 推进高校党建工作(发挥新媒体优势 推进高校党建工作的意义)

育才造士,为国之本。

“国势之强由于人,人材之成出于学。”高校是国家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学生党建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环节,高校党建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领域。自第二十七次全国高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召开以来,国家对高校强化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的使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坚持和加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健全高校党的组织体系、制度体系和工作机制,推动高校党的建设与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深度融合,以高质量的党建引领推动高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实现高质量发展。

如今,时代在高速发展,新媒体技术应用在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特别是即将步入社会的大学生。如何利用新媒体做好高校党建宣传工作,实现党建资源的整合优化、快速传播,构建功能完善、覆盖全面、互通互联的现代网络党建体系,不断推进新时期党建工作的科学化、高效化,永葆党的红色基因在高校学生之中传承不息,已成为高校党建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新媒体技术应用对高校党建的积极影响

时代越是向前,机遇与挑战越是更多。利用好新媒体平台做好高校党建宣传工作,提升党建宣传报道引导力,正确、充分发挥新媒体本身属性,及时准确的宣传党的理论知识、方针政策等学习内容,做好全面深刻的政治教育、思想淬炼、精神洗礼。同时利用新媒体多功能特定制作各种线上学习视频、电子党报党刊、线上党课供学生灵活学习,更好把党史学习教育与新媒体技术应用融合一体,实现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使学党史、知党史、用党史在高校内蔚然成风。

同时,高校应利用新媒体的交互性的特点,在高校内网设立党员论坛、党员之家、先进事迹的栏目,针对时政新闻、热点话题等内容进行沟通交流,让学生能够随时进行学习,接受教育,扩大党建工作的影响力,在重大思想理论问题上给学生以正向的引导。

新媒体技术应用对高校党建的挑战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在高校当中已经对大学生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存在良莠不齐的理念,各种思潮之间相互交织与碰撞,导致高校党建环境变得更为复杂、多变。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对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在推进党建工作的同时,若不能有效监督,将会给我们的工作带来影响。特别是在面对不法分子在思想领域利用新媒体技术不断加深对学生的渗透、分化和蛊惑,进而诱导学生误入歧途。因此,高校非常有必要学好、用好新媒体技术方式,对当下时事热点、突发事件要及时发布官方来源信息,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新闻事件,对校园局域网信息进行过滤和监管,防止虚假信息传播造成不好的影响。

新媒体在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中的应用探索

搭建新媒体党建平台,统筹整合党建资源;发挥新媒体优势,构建党建工作新模式,传播正能量,需要改变传统的党建模式,与大学生热衷的互联网生活形式相衔接。

(1)改革教育观念,培养新时代党建工作队伍。在传统的教育模式基础上,高校更应与时俱进,推进教育理念革新。高校党建工作应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作用,使新媒体成为高校党建中宣传党史、学习党史、传播正能量的平台,同时培养兼有党建理论和新媒体技术的党建工作队伍。

(2)通过新媒体平台提高高校党建工作的实效性。高校学生党建工作队伍可以围绕开设相关领导者的微博,灵活通过新媒体平台对学生党史学习教育答疑解惑,也可适时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传播正确的思想观念;同时,党建工作队伍应积极开展党史学习竞赛活动,有效组织学生参与,通过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爱国热情,坚持把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作为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的重要任务。

(3)建立多层次的党建模式,培养大学生党员的创新型思维。新媒体下,要不断加大党建工作研究力度,既要厘清新媒体的特点及对高校学生党建的促进作用,也要实现新媒体与传统媒体间的衔接与区别,建立多元化、多层次的党建模式,提高新媒体下党建工作研究水平,更好发挥新媒体对党建工作的效益,实现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多样化,进而活跃大学生党员的创造性思维,使他们的创新创造能力得到极大地提升。

时代在变化,我们的党建工作形式也要跟着变化,我们必须在传统形式上跟上时代,不断认识规律,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更好与时代同步,更好为党建工作的开展创造优良环境。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以高质量的党建引领推动高校为党为国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注:本文系2021年度南京森林警察学院““三融合”文化育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教育部2020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阶段性理论研究成果】

(作者:南京森林警察学院 谢沛坤)

来源: 光明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4年6月23日 上午11:44
下一篇 2024年6月23日 上午11:5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