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外活动保密管理的具体措施(下)(涉外活动保密管理要求)

本篇内容接上篇继续分享涉外活动保密管理中(包括人员管理、活动管理以及对外交流内容、提供资料和物品等管理),最重要的人员管理内容。

在实践过程中,作好涉外管理,必须将“责任清、规则清、人员清、活动清、资料清、现场清”等保密管理的思想和要求融入到涉外管理的整个过程,各要素和各环节要受控涉外活动保密管理涉及到以下七个方面,以下为:

●确定参加活动人员,加强人员管理;

规范对外交流内容、谈判口径、提供资料物品等保密审查

明确来访路线和活动区域

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等四个方面内容

涉外活动保密管理的具体措施(下)(涉外活动保密管理要求)

(四)确定参加活动人员,加强人员管理

明确参加涉外活动的人员情况,包括出访人员情况,填写《对外科技交流涉密人员登记表》;明确来访人员情况,对来访人员进行身份确认明确接待人员情况,明确接待人员陪同职责,采取必要的安全保密防范措施。

(五)规范对外交流内容、谈判口径、提供资料物品等保密审查

在涉外活动中,要根据涉外工作内容,及时确定对外交流内容、谈判口径、提供资料和产品,并在涉外活动前对相关内容进行保密审查;涉及国家秘密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签订保密协议,履行审批程序。凡是没有进行保密审查的材料及相关内容,不得对外提供。

明确来访路线和活动区域

接待境外人员来访,应规划并明确来访人员的来访路线和活动区域,不得到与来访工作无关的区域活动。严禁在存放有涉密文件、资料的办公室内接待国(境)外宾客。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将国(境)外人员带入不对外开放的区域。遇有国(境)外人员(包括有陪同人员者)自行闯入者,应进行劝止,请其立即离去,并将情况通知保密、外事部门。

对不允许拍照的项目和部位,应事先向外国人说明,并设置“请勿照相”的中外文标志。未经允许,外方不得在机关、单位内部拍照或录像,确因工作需要进行拍照、录像的,须经单位领导批准并备案。拍照或录像应在保密工作人员的监督下进行,不得直接或作为背景拍录非对外开放的部位和产品。

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1.个别涉外人员保密意识淡薄,防范意识差。

解决方案:大力加强保密意识教育,切实加强涉外活动保密提醒制度的执行,改变教育的方式,提高保密提醒的效果。

2.个别对外提供资料保密审查不及时。

解决方案:加强保密制度的宣贯和执行,切实将保密管理要求融入各相关业务,形成保密管理各个环节的闭环,确保对外提供资料切实履行保密审查审批,保证涉外活动安全。对不执行制度的行为,加大处罚力度。

3.涉外活动保密方案中保密措施不具体。

解决方案:加强涉外管理规定及保密要求的宣贯和执行,切实提高对涉外工作的保密工作了解,加强对保密方案制定的指导,切实制定具体措施,提高保密方案的质量和可执行性。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4年6月20日 下午12:54
下一篇 2024年6月20日 下午1:0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