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济南市历下区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关于加强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决策部署,持续补短板、抓重点、求突破,推动“六化”攻坚任务落实落细,切实提升为民服务水平。建筑新村街道通过开展强化组织引领、队伍建设、服务提升三项行动,推动基层治理不断提质增效。
强化组织引领,以“向心力”夯实治理“主阵地”。深化“见心践行”党建品牌,加强系统建设、整体推进,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治理格局。一是夯实“一贯到底”责任体系。拧紧“街道党工委—社区党组织—网格党支部”三级动力主轴,每月一主题召开“书记论坛”,推行“三级书记”直通车制度,街道书记带头实施突破项目,社区书记逐人认领重点项目,网格书记示范包挂微事项目,解决基础设施维修、乱停车等230余件堵点难题。二是完善“一体推进”协同机制。巩固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建设,与21家驻区单位签订共建协议,配齐“兼职委员”7名,组织联席会议13次,实施飞线整治、绿化提升等共建项目37个;整合32家省市区“双报到”单位资源,联合开展社区“微治理”170余次、解决居民“微心愿”289个,充分汇聚治理合力。三是健全“串点连线”链条布局。推动23家两新组织成立山大路商圈综合党委,建立华强“楼委会”,推行“党建联建、服务联办、治理联推”三联共建机制,搭建“企业解忧会”、“楼小E”等联席平台,协商解决规范楼宇公共空间使用、共享停车等难题38件,形成“楼事楼议、楼事楼管”的治理氛围。
强化队伍建设,以“内生力”激活治理“一池水”。着力建设一岗多能、多元融合的治理队伍,持续壮大骨干力量。一是坚持一线赋能,锻造担当实干的机关“铁军”。紧密围绕“项目深化年”要求,深入开展“拆迁一线建新功”活动,选派83名机关干部下沉拆迁现场,成立7支先锋突击队、12支矛盾调解队,妥善解决各类遗留难题。二是坚持素质提升,培育出彩有为的社区骨干。充分发挥全市首批“优秀社区书记薛倩工作室”示范作用,组织“导师讲堂”4期、“头雁擂台赛”2场,选派36人参加省内外挂职实训,培优育强社区后备力量;加大专业素质培养,组织新考录社区工作者、网格员实务培训2期、110人次,队伍专业化水平明显提升。三是坚持全域动员,凝聚人人参与的共治力量。建立“网格员 红领事 红管家”共治队伍体系,吸纳城管、物业等专业力量为“红领事”,聘请102名网格书记、楼院长为“红管家”,动员360余名党员骨干、热心居民担任兼职网格员,常态化开展环境巡查、矛盾调解,“人人参与、人人负责、人人奉献、人人共享”的意识不断增强。
强化服务提升,以“创新力”畅通治理“连心桥”。突出问题导向、需求导向,精准精细回应“民之所盼”。一是服务重点人群“心贴心”。聚焦“一老一小”,提升“家门口”幸福指数。推行嵌入式养老,引入专业力量提供远程看护、配餐送餐、健康护理等5类23项服务,健全“医、食、住、学、乐”养老服务链条;实施“护苗”行动,整合辖区医疗、幼教资源高标准打造“向日葵亲子小屋”,创设临时托幼、亲子培训等13项服务,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二是服务楼宇企业“手拉手”。深入落实“招商服务年”要求,在辖区9处重点楼宇配强“双员双管家”队伍,推出党务、政务、商务等7类100余项“七巧板”服务包,开展银企青年联谊会、海右人才政策推广会等活动23场,覆盖楼宇员工1600余人次,打通优商惠企“最后一公里”。三是服务新就业群体“面对面”。擦亮“暖新1 1”党建品牌,打造“泉新泉驿”省级标准化综合服务驿站,设立“暖新联盟”阵地33处,建设“小哥食堂”1处,累计服务4000余人次;深化“新新向党”行动,开展流动送学、技能培训、岗位推介等活动20余场,不断增强新就业群体城市归属感、职业满足感。
(大众日报·大众新闻客户端记者 王健)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