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东大学探索构建“360°+24h+AI”智慧党建体系(智慧党建研究院)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李楠楠 通讯员 孔庆东

1月25日,记者从鲁东大学获悉,该校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本科生第二党支部,作为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创建单位,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密结合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本支部学生党员专业特点,以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为基础、以品牌化特色化建设为目标、以“七个有力”为重点,在多场域党建平台、全媒体党建宣传、立体化党员管理、多维度制度建设等方面不断创新,构建了“360°”——全覆盖、“24h”——全天候、“AI”——智能化智慧党建工作体系,不断探索支部智慧党建模式,党支部在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品牌化特色化建设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战斗堡垒作用进一步发挥,典型引领效果进一步彰显。

鲁东大学探索构建“360°+24h+AI”智慧党建体系(智慧党建研究院)

“360°”多场域党建平台

党支部结合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积极探索“互联网 支部”建设模式,充分挖掘强国在线、灯塔在线、钉钉在线的“云”功能,建成集党内组织生活、理论学习宣讲、党员民主评议等功能于一体,不受地域、时间限制的“360°”多场域党建平台,实现了对党员个性化、精准化、即时化教育管理服务,有效拓展党建工作场域,延伸党建工作时域,实现支部生活全员参与、全过程记录、全方位提升,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虚拟与现实相结合的组织生活方式,推动党建工作不断走向信息化智慧化。

平台即时全面的信息覆盖及以考促学的答题功能,支持支部党员合理利用碎片时间,随时随地进行有效学习;发展党员纪实公示系统、党员信息管理系统、党员组织关系转接系统、山东e支部系统等,规范党员发展流程,规范“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组织生活,即时有效地实现党员信息化管理;设立的“签到”“请假”“审批”“考勤统计”“公告”等模块大大便捷了党员管理,“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活动打破传统组织生活“我说你听”的固定模式,形式内容更加灵活多样,更能调动学生党员的参与度和积极性,强化党支部的组织力、凝聚力,提升党支部的教育管理服务功能。

“AI”全媒体党建宣传

为充分适应新时代大学生的传媒特点,党支部在传统宣传手段基础上开展了融“三号一厅一馆”为一体的“AI”全媒体党建宣传。依托人民网推出的“红色云展厅”和鲁东大学“红色文化网上教育馆VR展馆线上平台”,将各地红色纪念馆、陈列馆、展示馆、博物馆等党建党史内容数字化,形成“红色基因库”,实现一屏看遍全国红色展馆功能。通过教育部高校思政“育人号”宣传支部活动、分享经验,推广先进做法;通过学院公众号宣传“每周一先、每月一星”榜样人物事迹,分享优秀党史学习笔记,树立榜样、常态化宣传先进典型;创建“信电青马”抖音号,建设“思政主播”网络思政教育平台,推出“党员讲党课,人人做主播”“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新时代、新青年”等系列视频,展示支部党员理论学习成果,通过年轻人关注度较高的新媒体平台传播、推广党的理论知识。

截至目前,展评“每周一先”榜样人物120余人,“每月一星”榜样人物20余人,宣传典型人物、典型事迹190余篇;育人号发布工作简报22期,公众号共发布推文300余篇,抖音号发布微党课140余节,使得“AI”全媒体党建宣传成为支部党员和青年学生理论学习、思想淬炼、坚定信仰的线上家园。

鲁东大学探索构建“360°+24h+AI”智慧党建体系(智慧党建研究院)

“24h”立体化党员管理

党支部结合党员实际情况,积极开展学生党员分类管理试点工作,探索新形势下党员分类管理的有效路径和办法,围绕增强党性、提高素质、严明纪律、发挥作用,针对在读和离校、正式和预备,按照不同年级,进一步细化党员分类管理标准,分别制定管理目标,开展“24h”三维立体化党员管理。将日常党建活动、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科技创新、学风创建等纳入积分管理,每个学年设为一个周期,动态调整基础管理指标和发挥作用指标,建立个人台账、设置负面清单、坚持分类指导、突出作用发挥,对于基础管理指标不达标或作用发挥较差的党员,建立支部书记诫勉谈话制度,督促党员发挥应有的先锋模范作用,做新时代的合格党员。

目前全院270余名党员已经在平台注册,量化积分管理促使学生党员在不同的岗位上发挥着各自的作用。在他们带领下,“六零”课堂初见成效,学院的科技创新活动蔚然成风,优良学风日益浓厚。“24h”三维立体化党员管理进一步增强党员教育管理针对性和有效性,强化党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党支部的组织力、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360°”多维度制度建设

党支部按照“七个有力”的要求,不断总结支部党建工作经验,创新工作思路和方式方法,在统筹推进各项党建工作的同时,将制度建设贯穿其中,先后制定《党支部建设细则》《党员行为规范》《公寓党员工作站运行机制》《志愿服务团队管理办法》等制度,制定党员“八个领先”“八个及时”,结合信电学院学生党员思政特点成立以“信仰、信念、信心”为元素的“信•青年”志愿服务队,通过“360°”多维度制度建设,牢牢把握特色志愿服务和公寓党员工作站两个主阵地,立足校园、面向社会,常态化组织“双认领”“双报到”活动,积极开展师生身边微公益、疫情防控、文明城市创建、扶老敬老、义务维修、文明校园建设等志愿服务活动,引导广大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强化责任担当;围绕“为学生排忧解难,为党旗增光添彩”的宗旨建设公寓党员工作站,不断提升公寓党员工作站的教育服务功能,将工作站建设成为广大青年学生的思想充电站、生活服务站、教育空间站,凝聚广大学生积极向党组织靠拢。

“信•青年”志愿服务队现已成为学院品牌特色,截至目前,服务队开展特色活动30余项,参与人员1000余人次,“红心•锋行”服务队被评为山东省社会实践优秀服务队,电子协会为评为山东省优秀社团,5人被评为山东省社会实践优秀个人,4人被评为校优秀共产党员,服务队的教育服务能力得到有效彰显。

智慧党建建设工作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推进党建智慧化建设是在当前新形势下对党建工作的新要求,同时也是加强和改进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鲁东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本科生第二党支部将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严格对表看齐,勇于改革创新,努力争创先进,有效提升“七个有力”,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奋力写好教育的“奋进之笔”。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4年5月31日 下午1:35
下一篇 2024年5月31日 下午1:4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