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双碳”战略研究,看天大博士的科研之路(天津大学 碳中和)

他立志科研报国

聚焦国家“双碳”战略研究

为解决能源短缺难题,缓解全球变暖趋势

全力投入清洁能源研究

共发表SCI论文40余篇

一作累计影响因子超过300

授权专利10项

他曾获得

宝钢优秀学生特等奖学金(全国25人)

2020年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2022年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上海同济高廷耀青年博士生杰出人才奖

华人能源与人工环境优秀在读博士奖

天津市优秀学生

天津大学十佳杰出青年

天津大学学生科学奖

天津市大学生创新创业奖学金

天津大学学生科技英才奖

天津大学“三好学生”(连续三次)

天津大学一等学业奖学金(连续三次)

······

聚焦“双碳”战略研究,看天大博士的科研之路(天津大学 碳中和)

就是环境学院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2019级博士生刘俊伟

今年是他在天大的第十年

从科研小白到独当一面的科研人员

他用热爱和坚持探索科研之路

起跑

2017年,刘俊伟开始攻读硕士学位,科研之路也正式开启。周志华老师课题组融洽的氛围,让其快速适应并开始享受科研生活。研二于刘俊伟而言是转折的一年,在确定硕士课题时,他本可以选择继续从事师兄课题方向,周老师鼓励他选择新兴的天空辐射冷却技术;从零基础到略有小成,从艰难入门到开发出最佳性能材料,其中艰难困苦可想而知;他们曾为了丰富课题内容,绞尽脑汁;为了获取关键实验原料,驱车往返北京;为了赶研究进度,远赴海南,完成关键实验;一年时间,成功为课题组开辟了新方向,也顺利完成硕士课题研究,提前半年毕业。

聚焦“双碳”战略研究,看天大博士的科研之路(天津大学 碳中和)

加速

2019年,刘俊伟开始攻读博士学位,研究也进入加速阶段。博一的生活简单而又充实,刘俊伟忙碌于实验设计与论文撰写,成功为课题组开辟天空辐射冷却技术方向,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申请专利10余项,并主持天津市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顺利结题博一结束,刘俊伟荣获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并获得本专业博士生最高荣誉——华人能源与人工环境优秀在读博士奖

聚焦“双碳”战略研究,看天大博士的科研之路(天津大学 碳中和)

冲刺

刘俊伟仅用了两年时间完成四年博士任务,那么剩余三年时间是选择平稳度过,还是冒险做一些新的尝试?

在面对这个选择时,他选择了后者,博二出组联合培养,师从材料学院国家级青年人才叶龙教授,从事新型太阳能电池方向研究,开始为未来研究布局,准备构建冷-热-电多维、多尺度研究方向!再次零基础从事新的研究方向,所面临的阻力和压力可想而知,特别是接下来10个多月的研究不顺,消磨了他的心气,打击了他的信心;所幸在两位老师的不断鼓励下,坚持了下来,研究也逐步有了起色,历时整整三年,再次成功为课题组开辟了量子点太阳能电池方向,多次打破该领域世界效率纪录,发表该方向学术论文近10篇,并勇于挑战,以该技术为毕业论文主要研究方向,撰写全英文博士毕业论文。

聚焦“双碳”战略研究,看天大博士的科研之路(天津大学 碳中和)

收获

今年是刘俊伟在天大度过的第十年。十年间,他从科研小白,逐渐成长能独当一面的科研人员,天大在他身上留下深深的烙印。十年的拼搏,让刘俊伟收获满满,40余篇高水平论文,20余篇一作论文,10项授权专利,引用超950余次,H因子达20,无不揭示了唯有努力和坚持,方能登高致远!他们的研究工作也得到了领域内专家学者的认可,被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Ng Tse Nga、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Nguyen Thuc-Quyen、英国诺丁汉大学Turyanska Lyudmila、英国南安普顿大学Muskens Otto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裴刚教授引用并得到积极评价。

博士期间,刘俊伟作为审稿人受邀为多个高水平期刊(包括Small,Solar RRL等)审稿论文10余篇,为国际国内同行论文提供评审意见。此外,参加多场国内外学术会议,通过口头报告和墙报形式,与领域内专家分享研究成果;曾参与华人能源与人工环境国际会议、第九届新型太阳能材料科学与技术学术研讨会等多场国内外学术会议,有效促进了学术交流,为清洁能源领域发展贡献天大智慧,并获得华人能源与人工环境优秀在读博士奖、MRC优秀墙报奖、新型太阳能材料科学与技术学术研讨会最佳人气奖等。此外,受邀参加全国环境类专业高校拔尖创新人才云端交流分享论坛,与领域内专家和同学交流分享,共同促进环境领域发展!

此外,他与所在课题组积极推进成果转化,将研究成果转化为造福社会的产品:2021年至今,课题组与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合作开发辐射冷却涂料,可用于机场、火车站、地铁站等大型建筑;研究发现,生产的辐射冷却涂料应用于建筑中,能提高节能率20%-40%,带来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相关研究获得包括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支持。

聚焦“双碳”战略研究,看天大博士的科研之路(天津大学 碳中和)

刘俊伟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天大培养了我整整十年,不仅给予了我安身立命的本事,更留下实事求是的烙印!未来我定要在科研领域展现天大的担当,为学校双一流建设而努力,共扬校誉于无穷!”

未来,刘俊伟将继续秉持科研报国的志向,用科研力量解决现实难题。

聚焦“双碳”战略研究,看天大博士的科研之路(天津大学 碳中和)

聚焦“双碳”战略研究,看天大博士的科研之路(天津大学 碳中和)

聚焦“双碳”战略研究,看天大博士的科研之路(天津大学 碳中和)

– tianda1895 –

内容来源 / 刘俊伟

底图设计 / 林瑞颖

编辑 / 蔡垭铤 赵瑾

审核 / 王鑫 宇文慧

「 天 津 大 学 新 媒 体 中 心 」

投稿 & 加入我们 tjunmc2019@163.com

聚焦“双碳”战略研究,看天大博士的科研之路(天津大学 碳中和)

跟小天一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4年4月21日 下午12:01
下一篇 2024年4月21日 下午12:1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