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区将新增工业科研用地 支持澳门“四新”产业发展(澳门工业园区)

合作区将新增工业科研用地 支持澳门“四新”产业发展(澳门工业园区)合作区将新增工业科研用地 支持澳门“四新”产业发展(澳门工业园区)合作区将新增工业科研用地 支持澳门“四新”产业发展(澳门工业园区)

“琴澳融合”是合作区两年来的关键词之一,两地探索医疗、教育等方面深度融合。

合作区将新增工业科研用地 支持澳门“四新”产业发展(澳门工业园区)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

2021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横琴方案》),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下称“合作区”)管理机构也正式揭牌,合作区进入全面实施、加快推进的新阶段。

两周年以来,在“琴澳合作”“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等方面,合作区都做了哪些工作?下一步方向在哪里?

答案在局长访谈中可以找到。近日,合作区推出“听见琴声局长访谈”系列,我们一起来关注局长们透露的未来发展关键点。

关键词 “琴澳融合”

研究探讨并规划多条连澳隧道等项目

“合作区揭牌两年来,便利澳门居民生活就业的新家园加快形成。”合作区城市规划和建设局局长张国基说。“过去两年,合作区正式走上发展轨道,与澳门的合作更是迈向深度、加速发展。”合作区经济发展局局长李子蔚说。“越来越多澳人、澳企来横琴逐梦。”合作区商事服务局局长吴创伟说。

琴澳合作、琴澳融合,可谓是局长访谈中的一个超级共同话题。几乎每一位局长都从各自负责机构对此进行了相关阐述。

产业融合

推动澳门公职人员委任到合作区工作

琴澳融合,首先是人的融合。

“目前,在合作区内就业生活居住的澳门居民达7218人,澳门学生有269名。”合作区民生事务局局长黄宇杰表示,两年来,在合作区居住、就业的澳门居民正大幅增加。合作区行政事务局局长曹晋锋介绍,合作区正积极吸纳澳门居民来合作区政务机关任职,合作区启动了两批员额制招聘,其中第一批招聘26名澳门居民。合作区还“与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积极沟通,推动修改澳门公职人员通则,让澳门公职人员以临时定期委任的方式来合作区工作”。

琴澳融合,更是产业的融合。

合作区统计局局长李国辉透露了最新的合作区澳企数据。据其介绍,合作区统计局首次开展针对澳资(澳门)企业的全面统计调查,涉及60余项指标,全面了解合作区澳资企业和跨境办公澳门企业经营状况

“目前,合作区澳资企业及跨境办公澳门企业已从最初的4925户增长至目前的5780户。”合作区商事服务局局长吴创伟也表示,“澳资企业在合作区各类型主体中是增幅最大的一类。”

合作区经济发展局局长李子蔚谈及产业融合具体案例,如琴澳正联手打造“一会两地”模式,发挥澳门在会展业上的优势,将“澳门经验”融入合作区三年行动计划,放大琴澳产业协同效应。如琴澳两地在中医药等产业上的融合,“目前,很多澳门产品尝试在横琴完成生产,并借助澳门平台去开拓葡语系国家市场。前期,已有一些中医药产品已经在巴西、莫桑比克等国家销售。”李子蔚说。

民生融合

合作区已开通跨境通勤专线14条

琴澳融合,还是民生的融合。

合作区民生事务局局长黄宇杰介绍了琴澳在教育、医疗、社保等方面的融合,如在教育方面,在横琴学校预留班级视情况作为澳门子弟班,为澳门学生在横琴就读提供更多元的选择目前,琴澳两地缔结姊妹学校,在探索课程研究、培育学生发展、促进文化融合等方面深入合作。

数据显示,今年秋季学期开学当日,横琴迎来澳门学生269名,同比增长35%;在医疗方面,通过立法的形式,允许澳门15类医疗人员经注册后可在合作区执业;在社会保障方面,设立了粤澳社保一窗通(横琴专窗),澳门居民可以在合作区办理广东、澳门两个地区的社会保障服务,实现澳门社会保障服务“跨境办”。

合作区城市规划和建设局局长张国基介绍了琴澳在交通等方面的融合。据其介绍,澳门大学连接横琴口岸的通道桥、澳门轻轨延伸线等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中,“尤其是澳门大学连接横琴口岸的通道桥,一方面可为澳门大学师生往来合作区提供极大便利;另一方面,即使遇到台风导致莲花大桥封闭,居民也可以选择通道桥通关。”张国基还表示,在现有基建布局下,正“研究探讨并规划多条连澳隧道、连澳码头等项目,并积极推动合作区加速融入国家高铁网”。

在公共交通方面,合作区目前已开通跨境通勤专线14条,覆盖氹仔、澳门半岛、澳大横琴校区、澳门城市大学澳门科技大学等区域站点,合作区成立以来跨境通勤专线已累计运送客流超过24万人次。“接下来,我们将以澳门新街坊、合作区政务服务中心为切入点,加大涉澳交通服务,进一步满足琴澳往来需求。”张国基说。

琴澳融合,离不开规则制度的衔接、融合。

粤港澳大湾区具有“一国两制三法域”的特殊环境。法律事务局局长钟頴仪表示,“推动琴澳两地法治融合,持续完善合作区法治保障体系,是更好地推动澳门长期稳定繁荣和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关键课题之一。”钟頴仪介绍,目前虽然不能将澳门的法律制度适用于合作区,但可以通过仲裁、调解的方式进行衔接。

关键词 “多元”

新增高等教育和科研用地

支持中医药等“四新”产业

局长们在访谈中用得最多的词汇是哪一个?答案显然是“多元”。据南都记者统计,9位局长访谈中,“多元”一词一共出现了28次,出现频次遥遥领先。

根据《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的支撑作用初步显现”是合作区2024年第一阶段的发展目标。

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合作区都做了哪些工作?下一步方向在哪里?

两年来,合作区经发局紧紧围绕《总体方案》赋予合作区的战略定位,大力发展科技研发和高端制造、中医药等澳门品牌工业、文旅会展商贸以及现代金融产业“四大产业”。这与澳门“1 4”适度多元发展策略相互协同,例如,澳门锚定发展高新技术,而合作区也提出要发展科技研发和高端制造。合作区经发局局长李子蔚说,澳门拥有较高的国际知名度,但其在产业方面并不突出;如今有了合作区在空间、政策上为澳门提供支撑,让不少海外投资者对澳门发展前景更加期待。“在产业协同模式下,琴澳正实现产业互补发展”。

“目前,城规建局启动了合作区新一轮城市规划的编制,将全面贯彻落实《总体方案》,紧紧围绕‘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这条主线开展。”合作区城规建局局长李国基介绍,新规划里,合作区以片区产业主导功能为牵引,划分多个产业落地指引单元,促进产业形成规模,充分发挥集聚效应。“同时,这次规划较之前新增工业用地约160公顷,新增高等教育和科研用地约125公顷,以支持科技研发和高端制造、中医药等澳门品牌工业等‘四新’产业发展。”

“目前,合作区统计局已编制形成《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指标体系(试行)》(简称《指标体系》),并于2022年展开试算,于今年3月正式印发”。合作区统计局局长李国辉说。

“在服务澳门产业适度多元发展方面,我们不断深化商事登记改革,在‘市场准入’和‘实际经营’等方面,为企业的注册登记提供更多便利。此外,无论是内地企业到澳门注册,还是澳门企业到内地注册,都能实现‘跨境通办、一地两注’,这在国内是个创新举措。”合作区商事服务局局长吴创伟说。

合作区财政局局长王晨辉则表示,将紧紧围绕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主线制定财政补贴政策,已安排补贴资金达180亿元。

关键词 澳门新街坊

深度对接澳门民生公共服务体系

在横琴,有一个尚在建设中的社区——澳门新街坊,成了诸多局长们共同关心的焦点。

“建设便利澳门居民生活就业的新家园”是《总体方案》赋予合作区的四大任务之一。其中,“澳门新街坊”作为琴澳两地携手合作的首个综合民生项目,将在合作区为澳门居民建设优质居住生活空间。按照规划,即将开售的“澳门新街坊”项目配套有学校、卫生站、长者服务中心及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并深度对接澳门民生公共服务体系。

“‘澳门新街坊’是琴澳机制对接的重要切入点。”民生事务局局长黄宇杰表示。他介绍,在教育配套方面,将通过设立澳门子弟学校的方式,配置12个幼儿班、18个小学班,为澳门籍学生提供趋同澳门的教育环境。同时,正在规划“澳门新街坊”中学建设相关工作。“未来,‘澳门新街坊’学校将提供从幼儿园到高中一条龙办学服务。”

医疗服务方面,项目内设有卫生站,将由澳门特区政府或其指定机构管理,参照澳门医疗服务的运作模式。“今后澳门居民常用的进口药品也能通过清单的方式进入卫生站,使在横琴生活的澳门居民也能享受与澳门同等的基本医疗保健服务。”

在提供趋同澳门的生活环境方面,将大力推动有线电视网络加密定向传送境外电视频道至澳门新街坊,已经有27套卫星电视节目获得准入,同时澳广视《澳视澳门》频道已落地广东珠三角,“将成为澳门新街坊的居民获得澳门最新信息、民生大小事的重要渠道。”

黄宇杰还透露,当前,合作区已成立“‘澳门新街坊’公共服务及社会保障机制衔接领导小组”,加快推进各项澳门标准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落地。“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推进澳门的民生服务标准延伸至整个合作区,推动合作区深度对接澳门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提升澳门居民在内地生活就业的获得感、幸福感。”黄宇杰说。

“我们正以‘澳门新街坊’为试点,对项目住户是否能够享受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提供的免费医疗、日常用药等方面展开积极探索。”商事服务局局长吴创伟说。合作区法律事务局局长钟頴仪也透露,目前正在“澳门新街坊”配套政策。

此外,在渉澳交通方面,城规建局局长还表示,下一步,将以澳门新街坊、合作区政务服务中心为切入点,加大涉澳交通服务,进一步满足琴澳往来需求。

琴澳发展新动向

1 “员额制”招聘将继续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行政事务局局长曹晋锋:今年启动员额制招聘,第一批面向澳门招聘,约1880名报名,录取26名;第二批面向全球招聘,约7600名报名,录取53名。明年还打算继续招聘。

2 打造“一个平台出行”模式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城规建局局长张国基:目前,在积极推进智慧交通的相关工作,包括无人驾驶、智慧停车、智慧通勤等内容。根据不同业务版块,开发了通琴车、无人驾驶、城市自行车、横琴客运码头购票、琴易停、琴易充等系统。下一步,希望将各平台系统打通,实现功能集成,打造“一个平台出行”的智慧出行模式,重点推动智能网联无人驾驶汽车在合作区开展口岸、商务、旅游等多场景应用。此外,还将继续引进国内技术先进的无人驾驶企业前往合作区开展道路测试及示范应用,配合推动横琴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

3 市场主体经营准入“承诺即入”制度改革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商事服务局局长吴创伟:下一步,将深入和拓展市场主体经营准入“承诺即入”制度改革,编制负面名单,对经营名单之外类目的企业予以便捷落户。同时,商事局将在政务服务中心继续探索琴澳政务服务合作新路径,将更多澳门政务服务延伸至横琴,持续深化两地公共服务有序对接。

4 “大人才政策”即将出台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经济发展局局长李子蔚:今年4月初,合作区公布《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享受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高端和紧缺人才清单管理暂行办法》,明确3类人才个人所得税超过15%予以免征。“双15%”税收优惠政策是国家给予合作区的一个重要利好政策,对于人才有强大吸引力。接下来,合作区经发局会制定一个“大人才政策”,将更多针对个人发展或科研项目的支持类目纳入政策中。该政策会在近期正式向公众咨询并出台。

知多D

澳门“四新”产业

两年来,合作区大力发展科技研发和高端制造、中医药等澳门品牌工业、文旅会展商贸以及现代金融产业“四大产业”。

总第080期

统筹:朱鹏景

编辑统筹:董晓妍 易福红

整合/采写:南都记者 朱鹏景 赵雨琪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4年4月17日 下午2:33
下一篇 2024年4月17日 下午2:4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