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部重组后,2023年11月6日,首届“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在重庆举行。(人民视觉供图)
2024年2月1日,科学技术部秘书长林新升任副部长。公开资料显示,林新长期从事科技创新政策法规的研究制定工作,是若干重要科技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的主要起草者。
作为科技部唯一的女性副部长,林新本硕都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律系,曾在原国务院法制局工作多年,1992年入职原国家科委(1998年更名科学技术部),2022年1月升任科技部党组成员,并兼任秘书长。
她是科技部重组后提拔的第二位副部长。在此之前,科技部高新司原司长陈家昌已于2023年8月升任副部长。
科技部在过去一年领导变动较大。2023年10月,原部长王志刚卸任,阴和俊接任。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岗位教授眭纪刚曾撰文指出,“改革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完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新型举国体制,从而实现将我国政治制度优势与市场机制作用结合起来的国家科技治理体系变革。”
在2023年的机构改革中,科技部门的改革也被视作“重中之重”。
暂停两年后再启动
科技部重组后,最受关注的举动之一是重启“三大奖”评选。
“三大奖”是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的简称。1999年起,国务院设立国家科技奖,包括国家最高科技奖、“三大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此前,国家科技奖每年评选一次。据南方周末记者不完全统计,2020年前,每个年度的国家科技奖公布的时间大都在次年1月。2020年8月,2020年度国家科技奖初评结果出炉,但最终评选结果并未在2021年1月如期公布。初评结果出炉14个月后,2021年11月,国务院才公布了2020年度国家科技奖的结果。
在2020年度国家科技奖公布前,2021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在印发的《关于完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的指导意见》中提到,要“调整国家科技奖评奖周期。完善奖励提名制,规范提名制度、机制、流程,坚决排除人情、关系、利益等小圈子干扰,减轻科研人员负担”。
不过,意见并未明确国家科技奖评选的具体周期。此后,国家科技奖的评选一直暂停,直至2023年年底。
2023年12月6日,科技部印发《国家科学技术奖提名办法》,对国家科技奖的提名做出了规定。紧接着,2023年12月12日,2023年国家科技奖提名工作正式启动。
办法明确,提名者应当提名真正作出创造性贡献的科学家和一线科技人员,仅从事组织领导、行政管理或辅助服务的人员不得作为国家科技奖候选人,担任项目负责人、项目首席科学家等领军技术专家的除外;国家科技奖的提名要“强化对国家重大科技任务、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重大工程的支持”。
2024年2月7日,科技部官网发布信息显示,2023年度国家科技奖提名工作已结束。
中央和地方,要解决的突出问题不一样
“严格按照党中央关于机构改革工作的各项要求,自觉服从大局,严守改革纪律,积极稳妥推进机构改革。”2023年3月13日,由时任科技部党组书记、部长王志刚主持召开的科技部党组(扩大)会议如此强调。
3天后,《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公布,表示要组建中央科技委员会,其办事机构职责由重组后的科技部整体承担。
在此次改革中,中央科技委的成立具有重要意义。
大连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孙玉涛在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时表示,科技工作涵盖了经济、社会、生态、文化等多个方面,而工信部、生态环境部、卫健委等部门也有自己的科技司,两者都包括科技在具体领域的应用问题。通过改革,科技部的这部分职能回到具体的职能部门,再加上中央科技委的设置,“加强了整体的统筹协调”。
2024年1月2日,农业农村部党组书记、部长,部科技创新领导小组组长唐仁健主持召开农业农村部科技创新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研究部署相关工作。农业农村部官网公布的信息显示,此次会议要“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科技委部署要求”。
这是唐仁健首次以农业农村部科技创新领导小组组长的身份出现,也是2023年机构改革后,“中央科技委”首次出现在农业农村部的工作动态中。
一个月后,2024年2月19日,唐仁健主持召开农业农村部常务会议。会议再次强调,要统筹谋划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加快谋划储备一批重大科技项目,研究完善科研项目管理机制。
中央层面的机构改革“基本完成”后,地方改革亦拉开帷幕。
2023年7月召开的二十届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强调,关于科技部门职责机构调整,地方情况与中央不同,要解决的突出问题也不一样。
会议强调,中央成立科技委主要是统筹各方面资源,集中力量办大事,省一级不一样,市、县更不一样,不同地区之间情况也千差万别,不一定完全与中央层面对应。科技管理职责该集中的还要适当集中,不能把有限的科技资源“撒胡椒面”。市、县科技机构总体要加强,并保持相对稳定。
据南方周末记者不完全统计,迄今,已有贵州、湖南等省份开始部署改革相关工作。
新部长撰文,加强科技法治建设
科技部重组半年后,2023年10月,阴和俊接替王志刚,成为科技部重组后的首位新任党组书记、部长。公开信息显示,他曾在高校、科研机构任职多年。
阴和俊到任后的首次公开活动在2023年10月10日,他以部党组书记的身份会见到访的英国皇家工程院院长、思克莱德大学校长吉姆·麦克唐纳德爵士(Sir Jim McDonald)一行,双方就进一步深化中英科技创新和工程技术领域合作进行了交流。
阴和俊被正式任命为部长后,2023年11月6日至7日,首届“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在重庆举行。据《重庆日报》报道,“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拟定位为国家层面的国际科技创新交流平台,由重庆和四川两地轮流举办,每2年举办一次。
在大会召开期间,2023年11月6日,阴和俊主持并参与了首届“一带一路”科技创新部长会议。围绕高水平推进科技创新合作,阴和俊在会上提出了5点建议:一是持续深化政府间合作关系,二是大幅提升科技交往规模,三是全面拓展宽领域合作内容,四是加快构建高水平合作平台,五是共同完善全球科技治理。
这次会议结束后不久,2023年11月14日,阴和俊在《民主与法制》周刊发表了履新后的第一篇署名文章《加强科技创新法治建设 为科技自立自强提供法治保障》,聚焦科技创新法治建设。
阴和俊认为,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新变化,带来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再认识、再构建,增加了法律体系建设的不确定性,使科技创新法律体系建设面临更大的挑战。
阴和俊具体分析称,面对国际竞争,应加快人工智能、大数据、生物安全等领域的立法。
这篇文章还公开了科技部接下来围绕科技创新法治建设要做的几项重要工作,包括加强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和涉及科学数据、科研机构等重要科技创新要素和创新主体的立法等。
阴和俊提出,围绕科技法律的实施,建立部门、地方协同机制,明确法律贯彻落实的总体要求、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推动完善地方性法规,构建上下贯通、统一衔接的科技法律制度体系等。
南方周末记者 李桂
责编 钱昊平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