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SE24要素之人员变更管理–关键岗位人员变更管理(hse变更管理的内容包括)

人员变更管理是HSE24要素第14个要素E14,占比20分,缩写MOC-P。

HSE24要素评分细则是采用杜邦千分制原则制定的,最后,24要素按照比重折合成1000分。

下面我们来共同探讨一下人员变更管理的一些信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什么是人员变更管理?

按照我理解的,人员变更管理是针对关键岗位人员的一种管理,主要是做好工艺安全管理(PSM)关键岗位,也称HSE强相关岗位,与生产运行密切相关,当该岗位的人员缺失或接替人员的相关知识、技能不能满足岗位的最低要求时,可能会导致安全职责不能顺利履行、甚至产生错误指挥或操作、造成重大财产损失、严重影响环境等事故发生的工作岗位。

在审核过程中给,否决项是【抽查1-2个车间/部门工艺安全关键岗位清单、各岗位专业及HSE能力要求、变更限制条件及岗位最少人数等,是否经车间/部门负责人审核后,报管理部门备案】

【注1:工艺安全关键岗位应至少包括主要负责人,生产、设备(含电气仪表)、维修、工程、采购和HSE等主管领导及部门负责人,车间主任、班组长,消控室人员、以及应急响应小组等

注2:本条款为整个要素的否决项:如以上内容有一项不符合的,本条款为0分,整个要素不得分】

岗位人员变更形式?

流入:聘任、调入、入职等,如职责扩大、岗位调整、内部招聘。

流出:调出、离职等,如辞退、退休、转岗、长时间休假(三个月以上或岗位要求的时间)

说明:员工个人发展、“一岗多能” 计划和培训后备人员无需启动工艺安全关键岗位人员变更流程。

第一层境界:

1、人员变更后未开展技能考核。

2、根据工作的需要或个人的观点调动人员,未意识到人员变更对工艺安全带来的风险。

纵观国内一些生产企业,停留在这一层的有很多,根本没有人员变更风险的这种意识。

第二层境界:

1、制定了各岗位的最低技能要求。

2、对新员工、换岗进行技能培训。

3、建立工艺安全关键岗位清单及变更限制条件,经核准后备案实施。

4、每年年末更新完善关键岗位清单。

这一层,大家肯定都很熟悉,因为开始意识到人员变更管理需要系统性的管控,不能随意而为,企业主要负责人必须联合HR部门严格关键岗位人员的变更管理,严格按照流程办理。

第三层境界:

1、人员变更时会考虑人员原先具备的技能,变更后进行技能考核。

2、对工艺安全关键岗位人员的调入进行初评,初评不合格的停止变更。

3、离岗半年以上重新上岗的,应对重新上岗人员进行安全能力评估。

4、工艺安全关键岗位有合格的后备人员,其人员发生变更时,直接上级应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工艺安全。

第四层、第五层境界和管理办法需要的留言吧,能达到这两层的已算是佼佼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2年7月23日 上午10:19
下一篇 2022年7月23日 上午10:3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