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日是农历七夕节,一款叫做“××神器”的“超级手机病毒”当天在全国范围内爆发,数百万安卓用户受到影响。该病毒通过手机短信传播,点击后手机就会中毒,病毒会窃取手机通讯录和短信内容,并通过短信和邮件形式发给黑客。一旦手机中毒,手机还会自动给通讯录中的号码发送病毒短信,不断扩大传播范围,最终导致手机因发送大量短信而欠费停机。记者注意到,尽管目前病毒作者李某已因涉嫌犯罪被警方抓获,而因手机染上病毒导致损失该如何维权的话题仍然还是许多网友关注的焦点话题。
“熟人”短信藏病毒
记者在网上检索发现,不少网友都遭遇了此次“病毒扣费”事件。网友“凌青”介绍,七夕节正与朋友约定聚会,但手机短信提示铃声不断,打开一看手机中收到不同好友发的奇怪短信,短信内容都还写明了他的名字,并且附有一个链接地址。在好奇心驱使下,他点开链接,下载了一个名为“××shenqi”的应用软件。随后,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这个软件又开始向他手机通讯录中的联系人群发同样的短信。“有几个好友用微信问我发的是什么,我才知道可能是中毒了。”网友“凌青”介绍说,短短几个小时,他发现自己的话费被扣掉了不少。
据了解,上述短信的开头是以发送者手机通讯录存储的名字为开头,然后再让对方点开一个网页链接。该链接只能用安卓的智能手机点开,而使用苹果和微软系统的手机则无法打开。打开链接后,手机会自动装上一个××shenqi的软件,开始向手机通讯录里群发该条短信,只是每条短信的称呼会随着发送者手机通讯录里的名字而自动调整。由于发送者大多都是相熟的亲友,所以很多手机用户并未设防就直接点开了链接。
记者了解到,全国不少地区的手机用户都在七夕节当天收到了这样的病毒短信,进而造成资费损失。全国不少省市的警方官方微博随后发布防范提示信息,提醒网友遇到此类短信切勿点击下载。中国移动等移动通信运营商也通过官方微博发布了相关提醒。
消费者维权有点难
记者了解到,目前该手机病毒的作者李某已在深圳被抓获。经查,李某只有19岁,为中南大学软件系学生,出于好玩的心态和尝试做一款全国大范围传播的手机软件的目的,独自于7月24日制作并从其自己手机上开始往外传播。深圳市公安局办案警官透露,按照有关法律规定,李某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可能面临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的刑事责任。
据悉,由于短信蠕虫病毒传播速度很快,影响范围较大。收到短信的用户在点击病毒短信网址链接后,病毒程序即可获取手机信息,并自动通过机主通讯录群发含有恶意网址的病毒短信,造成机主隐私泄露和手机资费消耗。此次手机病毒除用户群发短信造成通讯费外,目前并没有造成其他经济损失。但手机用户遭受的话费损失谁来埋单成了不少消费者讨论的焦点,纷纷表示要个说法。
“我认为无论是犯罪嫌疑人还是运营商,都应该为吸话费的手机病毒埋单。”遭遇该手机病毒的于小姐说,以她为例,通讯录有近400人,如果把每条短信的费用加起来也有三四十元。作为普通消费者来说,虽然个人损失不多,但不应该让消费者吃哑巴亏自认倒霉。“犯罪嫌疑人既然抓获,就应该承担相应的责任,但我觉得运营商也有责任,毕竟运营商因为病毒从百万用户中收取了那么多的短信费用。”于小姐说,运营商应该运用技术手段查找问题,并对遭受资费损失的消费者予以补偿。
据统计,截至2014年6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5.27亿,较2013年底增加2699万人。智能手机的安全,与广大消费者的利益息息相关。针对一些消费者要求挽回损失的诉求,四川蜀正律师事务所律师曹毅对记者表示,尽管消费者的这种维权诉求是合理的,但实际操作起来还是会面临很大困难,如证据获取难、维权成本高等。
运营商应采取必要措施
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北京市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学会副秘书长朱巍对本报记者表示,此类案例并不是典型的消费纠纷,手机中病毒导致扣费的行为并非由合同双方造成,而是由第三方介入造成的;从法理上来说,由此造成的损失由病毒制造者或恶意传播者负担。“当然在这种情况下,网络服务提供者或通讯运营商也有义务及时采取必要措施,包括通告、警示、技术应对等;如果没有及时采取必要措施,应该为损害的扩大部分承担责任。”朱巍说。“运营商承担病毒入侵责任的构成是:事先知情或应当知情;事后没有采取必要措施或处置不当;没有建立长效的预警应对机制,缺乏必要技术防御措施。”朱巍说,如果有证据证明运营商对病毒的传播事先知情或应知的话,那么,运营商就应该对消费者因此遭受的话费损失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