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佳俐
来源|《国企》杂志2023年12月号
浙江省轨道交通运营管理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浙江轨道集团)2021年列入浙江交通集团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试点单位以来,坚持思想先行、顶层设计、岗位建功、阳光共享四大举措,系统性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培养和打造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产业工人队伍,推动企业做大、做强、做优,谱写基层党建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坚持思想先行 把牢党建引领“定星盘”
思想建设是党的基础性建设,坚定理想信念是党的思想建设首要任务。浙江轨道集团始终坚持党建引领,不断加强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努力做到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跟进一步,更好地把准政治方向,把准高质量发展的正确方向。
创新引领载体。实行产业工人思想理论学习“学时制”,制定下发思想政治学习计划,依托“强能六学”“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守好红色根脉 班前十分钟”等方式,经常性开展政治理论学习和理想信念教育,不断夯实产业工人的思想根基。推广“廉能铁军”模型运用,“253廉洁第一课”“青英荟”铁军文化家园、温州S1线路德政站VR场馆、海宁城际线清廉主题车站等各具辨识度的“清廉风尚”文化载体不断涌现。推动“铁军之声”落地生根,完善基层一线“铁军之声”广播电台的硬件基础,精选“红色文化”“军营文化”“传统文化”“廉洁文化”“家文化”等主题开展员工自主播音,用电台能量为产业工人营造入耳入心、共享共学的良好氛围。
构建思政体系。持续探索融合课程、队伍、阵地、机制、品牌、模型“六位一体”的正道思政体系建设,组建政治工作专家、思想工作骨干、理论宣传员、红色宣讲员“四支队伍”,选树思想导师和优秀宣讲员,组织课程创作、开设思政专栏、开展常态化宣讲,引导产业工人树立正确价值观。以杭海城际线为示范窗口的红色教育阵地令人耳目一新,联合海宁市纪委、交通局党委打造的清廉主题车站让廉洁文化融入日常出行,入选“海宁市产业工人思想政治教育基地”名单。
彰显榜样力量。加大在产业工人队伍中发展党员的力度,深化产业工人党员“先锋指数”管理应用,发挥党建品牌效应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通过“党建 ”、党员先锋岗、领办“实事项目”等创新实践,引导广大产业工人立足岗位创新创造。积极开展各级劳模工匠参评、选树,大力营造“树有标杆、学有典型、做有样板”的积极氛围;组织开展劳模工匠志愿服务、主题宣讲、微课拍摄系列活动,共有300余人次参与活动。
坚持顶层设计 画好赋能成长“线路图”
浙江轨道集团积极发挥党建在促进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把建强基层党组织作为“终身课题”,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引领力、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支撑。
畅通发展通道。持续推行人才强企十二大工程,探索“四通道”“三阶梯”职衔制和薪酬制度改革在产业工人队伍中的落地举措,指导各运营单位结合实际修订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薪酬绩效管理等规章制度,进一步拓宽产业工人职业发展路径。
健全培训体系。出台《生产员工技能提升专项实施工作方案》,积极探索“讲、学、练、帮、带、考、评”七位一体的培养机制;全面推进岗前培训专业体系搭建;推行“夕阳红名师带徒”“现代学徒制”,通过“一师一徒、一师多徒、多师一徒”教育新模式,实现一线工人和各层级业务、技术、管理骨干的双重培养。
打造实训基地。积极推进以海宁为试点的共建共享实训基地建设,将屏蔽门、智能运维中心等设施设备纳入实训基地统一管理,达到实训设备一比一利用,为产业工人职业技能培训提供师资储备和场所器材,也为轨道交通行业的比赛和实训奠定基础。
营造竞赛氛围。利用联盟平台资源,为各级专业技能大赛提供企业和院校资源;引导各运营单位参加和承办省、市级技能竞赛,鼓励广大产业工人以赛促训、以赛赋能;推动产业工人职业技能等级鉴定,获得省级客运服务、信号维修、调度三个工种的企业自主认定资质。
坚持岗位建功 构筑人才培育“孵化池”
浙江轨道集团始终牢记桥梁和纽带的组织使命,把握新时代职工队伍发展的主题,高度重视职工成长成才,组织引领,搭建平台,活动示范,助力职工更快更好地站在“舞台中央”。
完善激励机制。探索在特有工种、关键岗位中设立首席技师、工种带头人等高级职位,鼓励在关键岗位、关键工序培养使用高技能人才,优化技能津贴、导师奖励、专项经费、人才服务基金等多形式的待遇激励保障,进一步提高产业工人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加强梯队建设。面向班组长、职能技术层实施轨道人才培养“黄埔计划”项目,对标先进打造轨道行业“黄埔军”,着力提升综合管理能力;优化“人才蓄水池”方案,进一步面向基层一线,拓宽潜力型年轻人才池、骨干型技术人才池、复合型管理人才池等人才遴选视野;持续强化内训师队伍的建设,选聘近70人次的精英讲师和王牌讲师,定期开展技能提升培训,强化内部师资力量。
做强标杆引领。积极推动以李志强为带头人的技能大师工作室扎根基层班组,既为产业工人开展研发研讨、技术协作、名师带徒、交流互动、分享共进提供平台,也为技术提升和降本增效做出了实质性贡献。“李志强技能大师工作室”创建以来,共孵化科研成果4项、申报国家专利16个、发表论文2篇,李志强先后被评为“交投工匠”“浙江工匠”。
加速挖潜培新。进一步深化青年技术骨干创新平台的孵化和打造,“谢晓斌技能工作室”“创智青年创新工作室”“王款电工技能工作室”多点开花。通过技术研发、工艺改进、技能展示、“五小攻关”等创新活动,不断推动专利、工法等科技成果在基层转化应用,示范带动更多产业工人释放创新创业活力。
坚持阳光共享 当好服务关爱“贴心人”
浙江轨道集团坚持“党建带工建、促产改”,持续深化“铁军家园”建设,持续推动为职工服务、问需于职工、多方联动同频共振,着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保障合法权益。引导广大职工为公司发展献计献策,2022年办理职代会意见建议17件;组建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委员会,引进专业法律顾问开展法律援助工作,强化对产业工人的维权支撑;签订“能级工资”专项集体合同,实现产业工人能级工资集体协商“扩面提质”。
搭建互动桥梁。深入践行“三同”家文化,持续推进“铁军家园”共享行动,“金蓝领俱乐部”“铁军俱乐部”、职工书屋、青年之家、文体活动室等形式多样和共建共享的文体活动阵地,既是工作之余学习、休闲的活动场所,也是让一线职工感受温暖和归属感的心灵港湾。设立热线电话、专用邮箱、职工建议、意见箱、谈心谈话、结对帮带的“阳光六通道”,倾听产业工人声音;搭建书记面对面、员工生日会等定期互动场景,将交流会“搬”进一线。
提升关爱温度。工会以“为员工办理十件实事清单”为抓手,持续推进“暖流计划”,既有从职工结婚、生育、住院等“关键小事”入手,当好“娘家人、贴心人”的常态慰问,又有立足职工所需所盼,开展的“送温暖”“送清凉”“大病医疗投保”“爱心妈咪小屋”“爱心托班”“爱心防疫包”等一系列精准帮扶;聚焦职工职业安全和心理健康,持续深化“铁兰工作室”建设,积极发挥减压室、健康讲座、心理咨询热线等作用,缓解心理压力、预防精神疾病;以SCORE项目为牵引,加强对安全隐患和职业病危害的防治和整治,边实施、边总结、边推广,形成具有企业特色的可复制、可推广、有实效的安全管理新模式,全面保障产业工人的职业安全和身心健康。
(作者单位:浙江轨道集团工会)
编辑丨叶子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