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是科技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一是表明作者引用了他人部分的学术思想、理论、成果或数据,以示对他人劳动的尊重;二是反映科学的严肃性和真实性,体现出言之有据;三是编者和读者借助所引用文献,可评估论文的学术水平;四是通过参考文献,读者可进一步对文中涉及问题进行探究和讨论。因此,规范地著录参考文献和正确地进行文中标注,是作者从事学术研究培养起来的科学、严谨的学者风范的间接体现,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期刊编辑的规范化意识。
根据国家标准GB/T 7714-2015的规定,正文中引用的参考文献,它的标注方法可以采用顺序编码制,也可以采用著者-出版年制。但在执行过程中,由于各刊作者和编者对参考文献文中标注认识程度不同,对具体情况的理解各异,致使科技论文的文中标注形式较为混乱。下面,达晋编译结合国家标准GB/T 7714-2015,就参考文献文中标注及常见问题谈谈见解,以供参考。
一、顺序编码制的文中标注。顺序编码制是按文章正文部分所引用文献的先后顺序连续编码,文中参考文献的序号均置于方括号内。引文如写出原作者姓名,序号应放在作者姓名的右上角;如未写出作者姓名,序号应放在引文之后;引文涉及到关键词,序号应放在关键词的右上角;如参考文献序号作为文句的组成部分,则不作角标处理,应与正文并排;引用多篇文献时,只需在方括号内列出各篇文献的序号,各序号之间用“,”分开;引用文献为连续序号,可在起止序号之间加“~”;如文章的一个段落引用了他人的学术思想,序号应放在该段落之后,即该段落的句号之外。
二、著者-出版年制的文中标注。著者-出版年制的标注内容由作者姓名和出版年构成,常见有三种类型:其一,在被引用文献的作者姓名之后,紧接着用圆括号标注文献出版年;其二,如果正文仅引用文献内容,未提及作者,可在所引用文献之后,用圆括号同时标注作者姓名和出版年,二者用“,”分开;其三,引用多名作者文献时,在文中仅标注第一位作者,其后加“等”字或“et al”。
三、参考文献文中标注中的常见问题。一是未单独按上述的顺序编码制或著者-出版年制正确地进行文中标注;二是顺序编码制和著者-出版年制交互、混合或双重标注;三是仅著录文后参考文献,文中参考文献不标注或缺项标注。参考文献是作者直接阅读过、引用过并已正式发表的文献资料,如作者撰写论文时未参考文献,也可以不著录、不标注。仅著录文后参考文献,文中不标注或缺项标注,甚至于文后参考文献与文中不对应,都是不妥的。这些问题的存在,一方面可能为作者、编者、校对等某个环节的疏漏所致,另一方面可能作者并未阅读或引用文献,文中无法标注,文后著录的参考文献仅是为了点缀门面。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