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到国际一流水平的超声软组织切割系统、新一代国产超亲水高端牙种植体、自主研发的冠脉介入双轴复合导丝、精准肿瘤射频消融系统……在位于正泰智电港的上海理工大学高端医疗装备创新中心产业基地,多款达到国际一流水准、国产化替代的高端医疗器械产品在“产学研用”模式下实现成果转化落地,今年下半年有望投入临床使用,推向市场。
医疗器械是保障人民健康的重要工具,然而在一些高质量、高性能医疗器械领域仍然存在“卡脖子”问题,大量高端医疗器械严重依赖进口。2019年,上海理工大学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共同成立了“医工交叉创新研究院”,通过医学与工学之间的渗透和融合,共同解决医生在临床实践中提出的真实问题,同时让高校的创新成果能够真正走出实验室,实现转化推向临床,服务病患,真正实现高端医疗器械的国产化替代。
“对于医工交叉科研成果来说,转化只是前半程,更重要的还有后半程,也就是落地。”上海睿速创生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邵国森说。2022年,上海理工大学选择来到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策源地松江,一口气成立上海睿速创生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上海睿植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上海锐畅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实现产业化落地,并与松江经开区、正泰智电港合作共建上海市高端医疗装备创新中心产业基地。
“产学研用”项目落地后,得益于松江的高校优势和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优势,上海理工大学顺利完成了科研成果在产业化企业中的工程化转换,驶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
邵国森告诉记者,松江经开区为上海理工大学医工交叉成果转化提供了全方位、全流程的支持与服务,如上海睿速创生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超声软组织切割系统所使用的一款进口核心零部件在短短的半年间由530元上涨至1400元,高昂的成本加剧了企业的研发压力,松江经开区通过积极协调松江高校研发力量进行技术升级,并向区内相关制造企业寻求供货方案,经过各方努力,成功开发出替代方案,目前睿速创生所使用的该核心零部件均采购自松江本地企业,不仅大幅降低了公司原材料成本,而且应用于产品后使其治疗效果达到国际一流水平,远超同类进口顶级产品。
同时,在松江区生物医药产品注册指导服务工作站的帮助下,上海理工大学在松江经开区成果转化的多个产品已陆续进入到医疗器械注册证取证环节中,预计未来两年内将取得第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5张以上。
截至目前,上海理工大学通过持续的技术攻关与创新,所研发的超亲水牙种植体、超声软组织切割系统、精准肿瘤射频消融系统、冠脉介入双轴复合导丝等一些列国产高端医疗器械均已在松江实现了成果转化与落地。
上海睿速创生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开发出达到国际一流水平的超声软组织切割系统,打破进口垄断,实现国产高端医疗装备的自主可控,并通过智能算法闭血管、鱼骨设计防断刀、国产材料降成本、加长刀头提效率4项领先的技术解决了超声刀领域的痛点问题,该款超声软组织切割系统目前已向国家药监局提交注册资料,预计今年9月份取得第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投入临床使用。
上海睿植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将先进的精密加工技术和表面处理技术成功运用到国产高端牙种植体,并结合公司研发团队十余年的技术储备打造出新一代超亲水牙种植体超亲水完美结构,产品性能直接对标国际顶级种植体,并通过自主知识产权实现价格可控。目前,该款亲水高端牙种植体已完成国家药监局第三类医疗器械注册审评发补,预计今年7月份取得第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后推向市场。
上海锐畅医疗医疗科技有限公司通过三大创新技术成功提升了国产导丝的性能,这一创新设计优化了导丝的扭矩及载荷传导能力,进一步提升远端塑性保持能力,全面提高导丝的整体性能。公司研发的冠脉介入双轴复合导丝预计今年下半年启动医疗器械注册证取证工作。
邵国森表示,上海理工大学医工交叉产业化的企业未来将继续以为民所用为导向,以服务病患为理念,围绕国产高端电外科、口腔植入、血管介入等器械中存在的技术壁垒开展深入研究与持续创新,打造出一系列丰富且先进的产品管线。同时,将充分利用好松江的高校资源与医疗资源,深度结合松江区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优势,加强与上游供应企业、下游检测实验机构的合作,实现区域内“产、学、研、用”一体化,优化研发周期,加快创新成果推向临床。
文字、图片:李于伯
编辑:樊佳琪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