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湖防洪防汛领域,开创云智慧水利可以做什么?
开创云智慧水利防洪防汛平台建设需要考虑系统软、硬件环境、现有信息系统的应用情况、用户的功能需求以及和外部系统的接口等因素,系统设计需采用面向服务的模块化设计方法,可根据系统扩展需要随意扩展所需智慧应用或模块。另外架构要稳定,要充分利用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最新技术成果,确保整体架构和技术的先进性,确保系统建成后在全省乃至全国具有良好的示范作用。
借鉴“用户思维、平台思维、迭代思维、创新思维”等互联网思维,形成防洪防汛指挥调度系统的建设思维。一是坚持“以用户为中心”,从用户体验角度优化业务流程和应用设计;二是坚持“以共享为原则”,通过“大平台、强服务、小前端、富生态”集约化建设新模式,改变系统分散、烟囱林立的局面;三是改变传统建设模式,在项目建设中引入微服务框架,吸收“快速迭代”、“小步快跑”,提高项目建设效率;四是坚持“以创新为驱动”,从技术革新到业务创新、从管理创新到体制机制改革,充分运用遥感、数字孪生等新技术实现防汛减灾、水利工程安全运行等业务的智能化应用和监管。
开创云智慧水利防洪防汛平台建设注重处理好“四个关系”:
一是上与下的关系。按照水利部智慧水利建设思路,基于国家相关标准规范,与水利部及省级水利(务)相关系统对接,打通从上至下的信息通道。
二是左与右的关系。遵循市级电子政务及大数据局和政务云对全市水利信息化的要求,着力数据共享问题及集约化建设问题。
三是前与后的关系。对市局现有信息基础设施和应用系统进行整合、优化、提升,实现对已有资产的充分利用和应用,最大化发挥财政投资的价值。
四是统与分的关系。科学合理划分与省水利厅、市县水利局的责任主体关系,明确建设管理中的“统”“分”关系,确保全市信息化建设上下协同、分工明确,与河南省智慧水利提出的建设步调一致。
开创云智慧水利总体架构采用“三纵五横”,“三纵”是以标准规范体系、安全保障体系和运维保障体系作管理和运行支撑。“五横”分别是基础设施、智能感知、水利大脑、智慧应用和用户,通过构建前端智能感知体系、统一的数据资源中心、统一的支撑平台,打造以水旱灾害防御核心业务为主题的防汛“四预”系统及数字大沙河工程、防汛指令传输系统,构建水利局信息化“大监测、大数据、大平台、大应用、大协同”格局。总体框架如图所示:
智慧水利系统总体架构图
(1)基础设施
共享政务云的基础资源,包括计算资源、存储、网络、安全、备份等基础设施,实现与政务云统一的基础环境。
(2)智能感知
为避免信息采集源建设重复,监测站点布设不合理,设备监控运维手段单一低效,智能感知上线率低等问题,需对全市水利感知体系进行统筹规划,统一管理。最终构建一张覆盖全面、统一接入、智能分析智能感知网。
(3)水利大脑
水利数据资源中心:建设水利数据资源大数据中心,汇集整编防灾减灾数据,开展数据综合治理,建设水利数据资产盘点系统,搭建内容全面、标准统一的水利信息资源目录,建立数据共享服务机制,最终建成一个标准、完整、权威、共享的水利数据资源中心。
应用支撑:其中基础支撑是通过建设水利系统统一权限管理及统一门户功能,支撑本次建设的防汛“四预”等业务应用。在水利一张图上依托全市水系干流及支流组成的水系网络,以水库工程为节点,以片区水利存在的水问题和规划建设为导向,规划水利一张图大骨架,基于数据治理的成果,实现对上层业务的支撑。
数字孪生平台:提供支撑数字流域洪水预报调度、仿真演进的水利专业模型、数字大沙河工程。
(4)应用层
在水利应用支撑中枢建设的基础上,基于大数据中心层提供的数据资源,不断推进数字流域的落地,依托数字化流域支撑水旱灾害防御核心任务的实现,不断推进四预要求在 水利的应用进程,总体规划建设防汛“四预”系统、防汛指令传输系统、水利工程管理系统、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系统、水资源管理系统等,本期重点建设防汛“四预”系统、防汛指令传输系统。
(5)用户层
向市水利局、水库管理局、市县工作人员提供业务应用服务。
以上便是开创云智慧水利在防洪防汛系统平台建设的标准规划,感谢大家观看,欢迎大家来电交流!下一次,我们会从功能架构的建设来分享开创云智慧水利防洪防汛平台建设,敬请期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