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葛均波院士团队在“科技会客厅”肿瘤心脏病学领域分享研究成果分享 采访对象供图(下同)
“得了肿瘤,却死于心脏”?这听起来好像有悖于日常认知,但聆听了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葛均波院士团队在“科技会客厅”肿瘤心脏病学领域的研究成果分享,给许多肿瘤患者、甚至一些医务工作者敲响了警钟。
今天,葛均波院士团队做客“科技会客厅”,就肿瘤心脏病临床实践中的创新成果研发与落地、新媒体平台工具的辅助应用进行分享。活动现场举行了“乳腺癌心脏毒性在线评估小程序”、“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心脏毒性在线评估小程序”的发布启动仪式,“sST2评价肿瘤免疫治疗相关性心肌炎的预后模型及其应用”专利转化的签约仪式,并播放了我国第一部肿瘤心脏病学科普书《说句心里话2》的宣发视频。
葛均波院士呼吁,肿瘤与心血管疾病之间密不可分。随着治疗方式不断发展,很多肿瘤患者能够长期存活,癌症逐渐变成了一种“慢性病”。对于这些患者,必须提高长期存活的生存质量,肿瘤患者和家属在关注癌症治疗的同时,千万不可忽视对心脏的监测!
科研团队攻关研发 患者手机随时检测
活动现场中山医院的科研人员开发并上线“乳腺癌心脏毒性在线评估小程序”、“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心脏毒性在线评估小程序”2个小程序。肿瘤科医生和患者只需扫描二维码就能初步测定心脏危险性。
半年前,52岁的王阿姨体检发现乳腺癌,在外院做了乳腺癌根治术,术后开始化疗。近期,王阿姨偶尔会感觉心“咚咚”跳,肿瘤科医生在复查时听说这一情况,给她安排了抽血、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心电图提示王阿姨存在偶发室性早搏,但其他检测结果都没有明显异常。王阿姨非常紧张,担心化疗药物是否影响心脏、是否还能继续治疗?医生当场使用“乳腺癌心脏毒性在线评估”小程序,测定她的风险等级为A级,属于低危人群,可以继续用药。王阿姨开心地表示,以前如果这样的话,肯定要去心内科重新就诊,现在只需用手机小程序点一点就能知道是否存在风险,实在太方便了!
随着乳腺癌早期检出率的提高以及治疗方法的不断改进,乳腺癌患者数量不断增加,同时生存期延长,癌症幸存者的长期心脏并发症风险增多。对于中老年妇女来说,心血管疾病造成了更大的死亡威胁,而不是乳腺癌本身。
“目前,乳腺癌患者治疗过程中如果出现心脏不适,主要寻求心内科会诊,就医流程不便。而且,现行医学专科划分的局限性,导致肿瘤科对乳腺癌患者心血管风险的认识相对不足,容易忽略早期临床表现,进而错失最佳治疗时机。因此,当前亟需简明扼要的风险评估方法,协助非心脏科医生进行早期甄别。”中山医院心脏超声诊断科程蕾蕾主任医师介绍道。
基于临床需求,葛均波院士团队制定出了“乳腺癌治疗相关心脏毒性临床评分表”,可以帮助非心脏科医生早期、快速识别高危人群,尽快转至心脏专科寻求治疗建议,帮助控制严重不良事件的发生,降低心血管合并症的发生率。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肿瘤治疗新模式
恶性肿瘤目前已成为中国高发疾病之一,肿瘤患者承受着沉重的疾病负担。在中国,每10分钟就有55人死于癌症;全球一半的胃癌、肝癌和食管癌病例来自中国。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是一种新型抗肿瘤免疫治疗药物,简而言之就是借助自身免疫细胞来杀灭肿瘤,从而达到治疗肿瘤的目标。2016年,有一则关于美国前总统吉米·卡特的新闻,他就是得了恶性黑色素瘤,并转移到大脑和肝脏,接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帕博利珠单抗治疗之后,肿瘤原发灶和转移灶全部神奇地消失了。
可以说,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这类新型抗癌药,第一次在“治愈”层面上让癌症病人看到了曙光。但其在为患者带来显著生存获益的同时,各器官的免疫毒性成为临床中不可避免的新问题。其中,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心肌炎致死率最高,成为导致患者短期内死亡的重要原因,其死亡率高达39.7%~67%。而且,鉴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良好的抗癌效应,此类药物广泛应用已成必然趋势,专家预计未来发生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心肌炎的患者数量将进一步增加。因此,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心肌炎早期识别和处理将成为肿瘤科医师和心血管内科医师的共同面临的挑战。
此次同步上线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心脏毒性在线评估小程序”,提供了一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心脏毒性的评估方法,可以帮助非心血管内科医生评估肿瘤患者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在早期快速地识别高危人群,尽早转至心血管内科寻求专业治疗建议,有助于减少心血管毒性事件的发生,降低事件发生的严重程度。
此外,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肿瘤心脏病学团队发现目前心内科临床实践中经常采用的一种心肌损伤标志物“血浆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ST2)”能够预测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免疫性心肌炎的病情转归情况。在前期临床数据观察和分析的基础上,团队结合血浆sST2、心肌肌钙蛋白T(cTnT)、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及心脏超声检查结果等指标建立了评估模型,能早期、快速地识别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免疫性心肌炎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此次,中山医院将该项专利成果许可给深圳华迈兴微医疗科技公司,后期将共同研发能够有效预示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免疫性心肌炎患者的预后的检测试剂盒,惠及更多采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的肿瘤患者。
在我国,肿瘤心脏病学尚处于起步阶段,除了临床一线的工作实践,同时需要各方面共同合作,产学研医齐头并进。为此,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率先在华东地区开设了第一个“肿瘤心脏病学多学科联合门诊”,并开展了各项临床与科研工作。
新民晚报记者 左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