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改革考核评价机制,解开“粗细绳子”让更多创新种子破土而出

同济大学改革考核评价机制,解开“粗细绳子”让更多创新种子破土而出

做科研,最难的环节是什么?同济大学航空航天与力学学院80后教授付昆昆的回答是:经费。

早在做博士后期间,他便专攻飞机复合材料闪电防护研究。然而,研究需要大量的性能测试和实验验证,耗资不菲,资金链成了他最大的压力源。作为“天使投资人”,同济大学适时提供了一笔200万元人民币的资助——对一名30岁出头的青年教师而言,获得百万元级的经费支持,不仅成为他深耕基础研究的重要动力,也是科研命运齿轮转动的开始。

2022年,同济大学入选上海基础研究特区计划(以下简称“特区计划”)第二期,共有七个项目入选。学校聚焦“智能 ”与基础学科、特色学科相融合,重点支持有发展潜力的青年教师潜心基础研究、实现重大科学问题突破。有幸跻身“七分之一”后,付昆昆团队在今年3月再度迎来利好:来自特区计划的首笔120万元科研经费到账了。

引导青年科研人员勇攀科研“无人区”,坐稳基础研究“冷板凳”,当前,同济大学正以加入特区计划为契机,创新改革考核评价机制,不仅拿出真金白银加大扶持力度,更致力于解开科研管理的“粗细绳子”,激励更多青年科研人员站在更大平台上、成为科研主力军。

“硬束缚”少了,后顾之忧也少了

基础研究特区,究竟“特”在哪?已经身在“特区”的付昆昆直言:干劲更足!一个原因是,受到的“硬束缚”少了,后顾之忧也少了。

记者从同济大学了解到,学校已全面取消特区计划入选项目执行期内的人事考核。简单说,当一个项目结束或终止时,学校会将项目的考核结果作为人事聘用考核的主要参考。同时,学校探索建立以学术贡献和价值创造为导向的科技评价体系,对于一些探索性强、风险性高的项目,即便最终研究失败,项目团队后续科研也不受影响。

“原先,出于考核压力,团队会考虑阶段性地发一些论文,确保年年有成果。如今,取消了硬指标的考核后,发论文不用这么匆忙了,可以腾出精力做更重要的事。”同样入选特区计划的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高亚威坦言,做科研尤其是基础研究,急不得。就拿干细胞生物研究来说,一个项目做实验至少需要两年时间,加上论文投递、修改,又需要一年,初步算下来,一个项目从启动到发表论文,至少以三年为一个周期。“更何况,科研人员即便水平再高,也无法保证在限定时间内达到百分百的成功。”高亚威说。

“大学要有宽容失败的度量和静待花开的耐心,更要通过制度创新和政策激励,形成磁吸效应,加强高层次基础学科人才储备,为青年教师营造潜心研究的学术氛围和环境。”同济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郑庆华表示,学校致力于让更多青年人才锚定研究目标、长期深耕,努力在基础科学问题和关键“卡脖子”技术方面有更多原创突破。

除了充分释放特区计划的政策利好,作为配套举措,同济同步实施“基础研究能力提升计划”和“技术攻关能力提升计划”,先后启动自主原创和学科交叉联合攻关项目,加强有组织科研。这两个校内的扶持计划,同样取消了一些指标性的考核,让更多老师得以沉下心来做研究。

减轻非科研负担,鼓励好苗子“破土而出”

随着特区计划落地,适时推出的“减法”,也获得了不少科研人员的点赞。

“对我而言,曾经最头痛的事情就是报销!”一位教授举例说,由于科研项目的需要,他时常要去外地做实验,而整个差旅报销过程十分繁琐。

为避免教师在表格填报、科研经费报销等方面层层加码,同济大学科研管理部部长冯世进介绍,继2019年学校“上新”网络报销系统的基础上,随着基础研究特区的开辟,入选特区计划的项目经费采用包干制,且经费各科目间无额度和比例限制,给予充分的经费自主权。同时,项目还配备了专业的财务助理和科研助理,保障科研人员心无旁骛地开展前沿基础研究。

通过制度松绑,让科研人员得以从项目申报的繁杂过程中解脱出来,减轻非科研负担,用一位青年学者的话说,身在“特区”中,感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轻松。

当然,也有人好奇,年度考核取消了,经费管理松了,约束条件也少了,那基础研究特区的管理法则是什么?对此,冯世进解释说,取消考核,不代表对立项资助的项目不管理。为激励更多科研好苗子“破土而出”,学校在给予科研人员充分自由的同时,引入了“小同行评价”,即让专业领域的知名教授来听项目汇报,给出针对性建议。另一方面,学校专门设立秘书处,协同多个职能部门,对项目进行全程动态跟踪管理。

大平台赋能,为基础研究做“加法”

科研管理做“减法”,收获的是?科研成果的“加法”!在基础研究特区,这是最为学者们津津乐道的一点,也带来诸多启示。

接受记者采访时,一位教授谈到了自己的一则观察:随着越来越多的教师从科研琐事中脱身出来,不同学科背景的教师之间,见面频繁了,闲聊的话题多了,校园的科研生态更好了。

在高校,跨学科合作及其后续的科研成果转化,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时而会遇到一些看不见的阻力。比如,科研人员时不时会遭遇因政策配套不到位或管理观念问题而产生的“细绳子”。为此,同济专门出台规定,明确“人员流动不调动,成果归属原单位”,让更多跨学科团队得以顺利合作。

冯世进坦言,只有解开科研管理中的“粗绳子”和“细绳子”,才能从根本上激发教师的创新热情。

谈及新近取得的科研成绩,多位入选特区计划的科研人员还有一则共同感受:离不开学校大平台的培育。

在学校的鼓励下,高亚威团队目前正积极拓展科研“朋友圈”。她的团队中,既有来自同济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辅助生殖医学科的教授,也有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的教授,双方通过跨学科合作,持续推进早期胚胎和干细胞命运调控的基础研究,为“智能 ”应用提供范例及生物学启发下的算法创新。

大科学时代,基础研究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高质量的基础研究产出离不开制度保障和政策引导。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推进特区计划的过程中,同济将依托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教育部前沿科学中心、基金委基础科学中心、省部级平台和新型交叉平台等组建学科交叉团队,形成“智能 ”与多学科交叉基础研究领域,培育科研创新团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4年4月17日 下午2:21
下一篇 2024年4月17日 下午2:3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