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间地头里,农户们巧用“黑科技”,坐在家中管理万亩种植园,而千里之外的消费者也能随时了解种植动态;直播间里,依托5G 高速网络,农民一部手机、一个支架,实现增收致富;产业园里,大数据平台实现科学地购种管收……前不久,在以“乡村振兴智慧三农”为主题的2023数字赋能建设更高水平“天府粮仓”协同创新论坛上,中国电信–四川农大智慧农业创新实验室揭榜挂帅的首批11个项目集体闪亮登场,发布初期项目成果,引人瞩目。
自去年7月5日与中国电信共建成立以来,实验室已组建了一批高层次农业科研创新人才团队,立项了一批智慧农业科技项目,构建了一批数字模型,搭建了一批智慧农业远程诊疗平台,逐渐成长为一个创新要素高效配置、创新成果顺畅转化的创新平台,为四川智慧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引擎。
新机制激发新活力
作为新型研发机构,智慧农业创新实验室成立之初,就着力尝试通过“搭平台、集资源、创机制”,努力以全新的运行机制,寻求“高校-企业-市场”三者之间的最大公约数。为此,实验室一方面尽可能汇聚资源,一方面则努力寻找各资源要素间的平衡点,狠下了一番功夫。
“智慧农业不仅涉及到农业高新技术,也涉及到新一代信息技术、机械、基建等众多领域,是跨界、跨学科、跨领域的交叉。”在智慧创新实验室主任周伦理看来,智慧农业创新研发机构的性质就决定了其运行不仅需要完全打破学院、学科、专业等校内资源的界限,而且要把企业资源、政府资源都实现有机的聚合。
“我们采取了与以往社会服务合作项目不同的方式。”据智慧农业创新实验室副主任何祖锋介绍,“以前更偏向以政府或企业为主导,老师们组团参与揭榜,然后根据目标任务书完成任务指标,不考虑最终的推广效果。而这次我们更多是以市场需求为主导。”
早在双方达成共建实验室的共识起,农发院就与中国电信市场部、农村发展部的人员一起,在全省各地市州范围内广泛开展调研,深入了解分析市场真正需要的产品。包括暑假,前后约半年的调研和反复对接、论证为项目立项奠定了良好基础。不同界别、不同行业领域的专家大咖被请到一起,针对项目总体开展的论证就至少10多次,而针对单个项目的论证那就更多了,每一个至少有20次。直到今年1月,实验室揭榜挂帅第一批项目才在省农业厅、省网信办、省农科院等单位代表及行业专家评审后,最终确认了11个研究方向对应的揭榜挂帅团队。
如果说深入调研保障了市场因素一开始的参与,让创新项目不再是单纯由科研人员或企业的“一厢情愿”,那么过程中的机制则保证了项目不会成为实验室中的“闭门造车”。
立项之后,还立即有市场元素进一步融入:除了高校的科学家团队,电信方面还派出有丰富市场经验的项目经理和项目实习经理加入,一方面对项目进展进行全程监督,一方面也继续从市场角度提出建议、提供咨询,确保科研项目与真实需求两个重要要素不是“两张皮”。
“通过这些机制我们希望能保障实验室这个创新平台能真正做到有机聚合资源,同时获得智慧农业创新所必需的交叉融合,让来自实验室的创新成为真正被需要的创新。”周伦理说,而这正是中国电信-四川农大智慧农业创新实验室的机制创新突破所在。
创新到产品“零距离”
科技创新想要创造价值,必须实现商品化。作为高校与央企结合的一个智慧农业新型创新联合体,实验室成立以来就致力于推动研发与技术的熟化、转移转化、产业化进行深度融合,创造科技创新到应用产品的“零距离”。
“我们采购的一批摄像头、微型农业气象站、土壤墒情监测设备刚刚收到,下周就能装上。”“5G 数智化”智慧茶园建设示范项目负责人谭礼强副教授说。他所负责的项目将在项目联合申报企业——乐山沐川四川一枝春茶业有限公司茶叶基地实施和示范应用,目前正在该公司的种植基地紧锣密鼓实推进。
“以前公司自己也购买过智慧农业相关的设备,但并没有对生产真正起到提升作用,总体感觉不太实用。”参与到项目中的一枝春公司负责人杨洋说,这一次,他们非常乐意提供茶园场地和相关人工管理来支持智慧农业创新实验室项目的试验研发。一枝春公司作为项目联合申报企业之一,“5G 数智化”智慧茶园建设示范项目研发和中试直接就在该公司基地进行。就地研发,就地转化,这就大大加速了新技术落地的速度。依托项目,到今年年底,根据公司需求新研发的智慧管理系统就能直接在基地投入使用。
“5G 数智化”智慧茶园项目的推进只是智慧农业创新实验室多个项目落地快速转化的一个缩影。深入了解同期其他项目,还能发现“肉牛疾病远程诊疗预警系统构建”项目正在四川楠水农牧科技有限公司的养殖场中建设牛只个体体征数据变化展示的监测预警系统;“数字乡村治理集成创新与示范”项目也正结合自贡市龙潭镇政府的建设需求,为当地政府和村民提供智慧党建、事件上报、积分银行、智慧农业等综合治理“一张屏”……
“每一个项目都有1-2个联合申报企业参与其中,与科技人员一起融入并负责将研发产品就地转化,迅速推向市场。这种机制能推动科研创新成果尽快进入生产环节,也就实现了科学研究到市场转化的零距离。”何祖锋说。
持续优化智慧农业创新战略布局
“我们把‘市场需要什么’、‘我们能研究什么’、‘企业能转化什么’实现了融合,但我们要做的不仅仅是这个。”周伦理表示,作为肩负强农兴农使命的农业高校,川农人还有责任根据国家及区域未来发展进行更长远的谋篇布局。
自“出生”之始,智慧农业创新实验室便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肩负起让农业绽放“智慧之花”的神圣使命。根据川农大与中国电信的合作共建协议,双方将推动区块链技术、5G技术、大数据技术、数字孪生技术、图像识别技术与信息安全技术等前沿新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示范与推广。
今年,实验室首批立项的11个项目覆盖智慧种植、智慧养殖、智慧农田、数字乡村4个板块,中有3个项目涉及智慧种植领域,5个项目涉及智慧养殖领域。以立项研究领域和方向为指挥棒,很显然,实验室第一年首批立项研发的重点放在了种植、养殖领域。
根据实验室相关计划,还有会继续有节奏地推动科技创新在“三农”不同领域的应用:
——第二批课题将体现对智慧种业、智慧农机方面的倾斜,以推动种业科技创新,助力把饭碗端牢在中国人自己手里,同时也针对性地解决四川丘区的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提升、设施农业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等问题,有效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
——第三批则将在数字乡村方面进行更多布局,为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更多科技支撑……
这些突破性、引领性的内容,无不是根据目前已有的研究基础,结合了国家重大战略、区域发展需要及未来长远发展在技术储备方面的需求,要为科技创新支撑筑牢更高水平“天府粮仓”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