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个核资源与环境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全国“放射性地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内高校首个“海外铀资源勘查与开发人才培训中心”相继建成……翻开东华理工大学(原华东地质学院,以下简称东华理工)的厚重校史,那段承载着历史和荣耀的峥嵘岁月仿佛就在眼前,诉说着青春无悔奋斗与追求的往事。
“伴随着我国核事业走过的光辉历程,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岁月沧桑,东华理工这所在特殊环境下创立的中国第一所核工业高校,从放射性地学教育领域历史性起步,为了蘑菇云升空和国家核工业的发展,走过了一条风雨兼程、开创辉煌之路。”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华理工名誉校长钱七虎介绍说。
弦歌不辍:肩负国家使命,深耕核地学科
我国核事业要起步,最重要的是培养第一代铀矿及放射性地质勘查人才。1956年,东华理工的前身太谷地质学校应运而生,100多名教职工聚集到太行山下,从此中国核工业有了自己的开路先锋,一群充满激情的开拓者为核梦想插上了翱翔的翅膀。
行远不忘初。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直接服务国家“两弹一艇”的诞生和核威慑能力建设的需求,到改革开放“保军转民”时期投身核能和平利用事业,一直到现今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努力,东华理工始终高举“核”“地”两杆大旗,坚持服务国家重大特殊战略需求,在拓展新兴学科的同时,力保传统特色与优势,为我国铀矿地质事业的发展、国防科技工业和地方经济建设不懈奋斗。
现如今,东华理工已发展成为全国核类学科(专业)齐全、专门从事核资源与环境领域人才培养的高校,建成了独一无二的覆盖核燃料循环前端至后端的全链条学科体系,在核资源与环境领域凝练了四大特色与方向:铀成矿理论与成矿预测、核资源勘查方法与技术、铀矿采冶技术、核废物处理与处置,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和学科发展优势。目前学校拥有14个高水平教学和科研平台、72个本科专业,其中有5个国家管理专业、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和14个省部级重点学科、14个江西省品牌专业,拥有本、硕、博完整的核地学及涉核相关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体系,密切服务国防需要与核能开发。历经65载的积淀和升华,学校已发展成助推国家核事业发展的人才库,被誉为“中国核地学人才摇篮”。
“东华理工因核而生,与地结缘,生来就肩负着护国使者之重任。”东华理工党委书记柳和生表示,“风雨同舟65载,中国核事业见证了东华理工的扛鼎之力。学校将持续深化内涵建设,为服务国家特殊重大战略需求和区域发展贡献强劲‘核’动力。”
全国首个核资源与环境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落户学校
砥砺奋进:把旗帜插在核资源与环境领域前沿
东华理工深耕“核”“地”学科,将铀资源开发与利用、核资源与环境作为重点发展方向,成为我国铀资源勘查技术中长期发展规划主要编制单位和我国最早从事高放废物地质处置研究机构,取得了处于国际先进水平的一系列科学研究开创性成果,推动了新一轮铀矿找矿重大突破,支撑了深地资源的探测与开发,开创了难浸铀矿高效开发的新途径,开辟了高放废物粘土岩处置库研究的新领域,引领了质谱分析军民融合发展。
随着学校办学特色凸显和办学水平的大步跨越,东华理工内涵建设在历史沉淀的孕育中脱颖而出,结出了累累硕果——全国首个核资源与环境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海外铀资源勘查与开发人才培训中心”落户东华理工;“铀资源勘查开发与核废物地质处置”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的培养,由东华理工担纲;建成全国“放射性地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30余个国家级、省部级科研教学平台,成为国际原子能机构铀矿地质培训基地。
东华理工现有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院士工作站、19个硕士一级学科点、12种硕士专业学位类别,拥有5个国家国防特色学科、3个江西省一流学科、2个ESI全球排名前1%学科,以及5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个通过国际工程教育认证专业,进入全球工程教育“第一方阵”。东华理工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以及国家国防重点项目等系列国家重大项目320余项,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国防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国防技术发明奖二等奖、江西省自然科学奖和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等重要科研奖60余项。东华理工在世界核地学领域稳固占据一席之地,拥有江西省唯一的全国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基地(“111”计划),长期与国际原子能机构和美国、俄罗斯、日本、澳大利亚等20多个国家的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科教交流和学术联系。
东华理工为首位外籍来校留学博士授予学位
“核”心不变:以文化人,为兴核强国筑梦
近日,在中国核地矿创建65周年大会上,中国铀业公布了以李四光为首的48位中国铀业功勋人物,其中王涛和李学礼作为东华理工的杰出代表双双上榜。像王涛、李学礼一样的一代代东华理工人不惧核行业之险,专攻核事业之需,为核大国的建立默默坚守,为民族的核事业无私奉献,不断传承、弘扬核工业精神和人民军工精神,形成核军工特色大学文化,并在办学实践中不断升华,凝结为学校发展的精神之魂。
悠悠60余载,英才济满堂。东华理工拥有一批双聘院士、外籍院士、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才等学科学术带头人,拥有全国优秀教师7人、省级教学名师11人,国家国防科技创新团队、教育部优秀创新团队、自然资源部科技创新团队等省部级科研团队10个,全国首批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等省部级教学团队8个……他们秉承了东华理工一以贯之的发展脉络,弘扬了艰苦奋斗、为国奉献的学校精神。
东华理工着力打造核军工先进人物群雕,发挥以点带面的引领作用,建设了一支德才兼备的“四有”好老师队伍:有“中国好人”、退休后三十年如一日坚守实验室的核化学分析专家宋金如教授,有二十九年磨一剑、勇夺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的学科带头人汤彬教授,有优秀留学归国人员陈焕文教授,有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扎根边疆潜心科研十余载的“戈壁红柳”周义朋教授,有全国模范教师、奋战脱贫攻坚一线的“农民教授”李荣同……他们以实际行动和感人事迹教育感染学生,涵养其“对国家讲奉献、对社会讲担当、对人民讲情义”的独特情怀。
国家科技进步奖获奖团队在野外开展核测井试验
在核军工校园文化的浸润和熏陶下,东华理工为国家输送了23万余名毕业生,培养了核地矿系统60%以上的技术和管理骨干,涌现了一批以中国科学院院士龚健雅、中国工程院院士王耀南为代表的杰出毕业生和“勇救落水儿童”的张勇烈士、“执行任务光荣牺牲的毕业国防生”刘刚烈士、“抗洪英雄”程扶摇烈士等英雄学子,以东华理工人特有的勤恳踏实作风、“接地气、讲义气、显大气、抒豪气”的独特品质和非凡业绩为学校赢得声誉、树立丰碑。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和防汛救灾中,东华理工1000余名青年学子投身志愿服务一线,用行动诠释着学校的精神气质,展示着以文化人的深刻烙印。
“风雨多经人未老,关山初度路犹长。承载着历史重任与未来希望的东华理工人,将继续高举‘核’‘地’大旗,加强核‘辐射’,扩大地‘覆盖’,为把学校建设成为一所更具实力、更显魅力、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而不懈奋斗!”东华理工校长孙占学说。文/朱天星 陈晶晶
来源: 瞭望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