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正深刻改变着世界制造的面貌。在日前召开的“2023世界智能制造大会”期间,“中国智能制造十大科技进展”公布。上海大学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周文举教授团队的产学研成果“现代制造业高速高精智能感知测控关键技术及应用”成功入选。
“中国智能制造十大科技进展”由中国科协智能制造学会联合体评选,该联合体是在中国科协的积极倡导和指导下,由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中国电工技术学会、中国电子学会、中国自动化学会、中国农业机械学会、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中国微米纳米技术学会、中国纺织工程学会、中国造船工程学会、中国宇航学会、中国光学工程学会、中国计量测试学会、中国仿真学会15家涉及相关企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组建成立的非独立法人联合组织。
本次入选成果围绕我国现代制造业中高精度视觉感知缺失、智能化协同控制不足、高速实时数据处理困难等痛点问题,研发并推广应用了高速高精智能感知测控系统,实现了现代制造业高速高精智能感知与测控关键技术的新突破。
本研究成果提高了智能制造的效率,提升了产品质量,降低了工业能耗和原料的浪费,对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降低碳排放具有重要作用,对我国工业测控行业进步起到一定示范作用,为中国现代制造业智能化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周文举,上海大学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机器视觉与智能控制方向研究,主持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基金面上、教育部产学研协同创新育人、企业重大横向等项目多项,在IEEE Transactions on Cybernetic、IEEE Transactions on Multimedia、Neurocomputing等专业期刊发表论文超50篇。
主持研发的系列高速高精智能感知测控系统已在上海、广东、江苏、浙江等20多个省市推广应用,并出口俄罗斯、韩国、埃塞俄比亚、坦桑尼亚等国家,其中多款产品的检测精度、检测速度、误检率、合格产品准确率在国际同类产品中居于先进地位,核心指标处于领先水平。
一流的科研成果离不开高水平科研平台的支撑,周文举教授所在的上海大学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就是他不断攀登科研高峰、实现重大突破的力量源泉之一。学院现拥有5个国家及教育部科研及教学平台,11个上海市科研平台,科研实力雄厚,吸引了一大批优秀人才扎根于此。师资队伍中,超60人次入选省部级及以上人才计划,“机械电子工程”“机电驱动和功能部件”2 个团队入选上海市高校创新团队。
在这样强大底气的支撑下,仅今年以来,学院教师就在科研创新道路上留下了诸多闪耀成绩——
上海大学作为第一完成单位、上海大学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彭晨教授作为第一完成人开展联合攻关的研究成果——“分布式综合能源系统网络化安全监管技术及应用”荣获2022年中国仿真学会科学技术奖创新技术一等奖。
2022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上海大学作为第一完成单位共有12项成果获奖。其中,上海大学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荣获上海市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上海市自然科学奖1项,上海市科技进步奖1项。
上海大学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周文举教授、费敏锐教授团队牵头的产学研成果“现代制造业高速高精智能感知测控关键技术及应用”荣获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
……
近年来,学院以上海大学作为第一牵头单位,已3次获得国家奖,实现上海市科技奖一等奖8连贯,5位教授入选全球或中国高被引学者,科研经费总量连续3年超过2亿。
依托丰富的科研资源优势,上海大学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注重“课堂教学 竞教结合 科教融合 产教融合 国际联合”的协同育人培养模式,不断探索优化将学院办学优势向人才培养优势不断转化的先进机制,涌现出“全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入围奖,“见义勇为先进群体奖”,“五四青年奖章“ 等优秀学生代表,在第七届“互联网 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金奖。
如今,智能制造已成为当今时代非常炙手可热的话题之一。
上海大学将进一步激发创新活力,产出更多硬核成果,推动我国智能制造水平不断提升。
欢迎使用微信搜索,关注“上海大学本科招生”微信公众号、视频号,获取更多招生信息,领略上大别样美好!
获取更多精彩内容,欢迎关注“上海大学本科招生”头条号!
素材来源:上海大学官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