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大一就可以做科研的上科大:充分尊重第一志愿,一半新生学计算机

上大一就可以做科研的上科大:充分尊重第一志愿,一半新生学计算机

今天(9月14日),在上海科技大学2018级新生的开学典礼上,学生们的名字被教授一个一个念出,大屏上随之展示着每一个学生的照片和座右铭,大家欢呼不已。物质学院的研究生陈安琪也在其中,但这并非她的名字第一次出现在大屏上,就在两个月前,她刚作为上科大199名首届本科毕业生之一,获得毕业生校长奖。这个看起来瘦瘦的女孩,在今年初把自己的论文发表在了国际期刊《Joule》上。

上大一就可以做科研的上科大:充分尊重第一志愿,一半新生学计算机

开学典礼。

陈安琪把这一切归功于当初自己选择的这所新型高校——全校只有三个学院招生,学院之下不分系,每个本科生都有导师;4个诺贝尔奖得主当教授,本科就有机会到哈佛、耶鲁麻省理工等国际一流高校交流学习; 才创办五年,在《自然》、《科学》、《细胞》等顶尖国际期刊上发表的科研成果就有十余篇 ……

上大一就可以做科研的上科大:充分尊重第一志愿,一半新生学计算机

校园一角。

1

大一就能加入研究课题组

“看到周围有同学做了,你就会想尝试”

五年前,还在读高二的陈安琪和爸爸一起从河南洛阳来到上海,参加上科大为次年的首届本科招生做的第一次高中生夏令营。夏令营的三天后,这所新学校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我高中在实验班,是人数很少的小班,得到老师很多关注。而上科大是导师制,学生数量控制得少,我想能得到导师的直接指导,享受到更多好的资源。 ”陈安琪对红星新闻记者说,最终她在高考填报志愿时决定报考上海科技大学。虽然班主任倾向于让她报考985、211这样的老资格学校,但她最后还是坚持了自己的决定。

“我亲身感受过这里的环境,还和这里的老师、未来可能的同学进行了交流,这里的氛围非常吸引我。”虽然在外人看来,所谓校园环境是还没建设好的半成品,首届学生入住时全校只有一栋宿舍楼,好多地方还是一片工地。

上大一就可以做科研的上科大:充分尊重第一志愿,一半新生学计算机

陈安琪在实验室。

进入学校一个学期后,她就加入了研究课题组,在老师指导下开始做实验。陈安琪记得,在大一下期的《无机化学》课上,林柏霖老师介绍了自己课题组关于二氧化碳转化利用的研究方向,她觉得很有兴趣便申请加入了。之后她一边要完成日常课业,一边在实验室里和实验仪器、测试数据打交道,常常早上7点就去实验室报到,晚上9点多才回寝室,甚至大三寒假在学校待到大年三十才离开。

“学校的科研氛围非常好,即使你一个本科生刚开始什么都不懂,但是看到周围有同学做了,你就会想要尝试。如果没有这种氛围,我可能都不知道进课题组做研究是怎样一回事。”陈安琪说。学校还配备了核磁共振波谱仪、电子显微镜等多台高端科研设备,通过严格的培训后学生能很方便地预约使用。

2

学校希望学生根据兴趣自由选专业

这是学习的动力和来源

在梅佳明看来,上科大这所新的学校,虽然没有传统高校那样深厚的历史沉淀,但也正因如此能轻装上阵、改革创新。 这名来自江西的首届毕业生,今天也正式成为了上科大新一届计算机科学专业的研究生。

为了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 目前上科大实行的是第一志愿满足,即学生报考时填的什么专业就一定能读那个专业,不会因为分数高低来调剂志愿。而入学后如果学生觉得不能适应本专业,或者对其他专业更感兴趣,也可以申请换专业。

上大一就可以做科研的上科大:充分尊重第一志愿,一半新生学计算机

图书馆

而今年的400多个本科新生,有六成学生选择了信息学院,当中又有近80%的学生都学计算机,几乎占了全校新生的一半。

上科大副校长印杰告诉红星新闻记者,学校依然希望学生能根据兴趣自由选专业,因为这是学习的动力和来源,但不排除一部分学生可能是跟风和盲从。他认为,一方面这个热点是不是泡沫?能持续多久?都是个问题。另一方面,计算机编程的思维不是每个学生都能适应的, 他希望学生能正确评估,更加理性。

“如果师资跟不上,我们宁愿少招学生。”印杰说,即使在伯克利这样的世界一流大学,计算机老师配备都有缺口,考虑到质量保证的问题,可能将会有所限制。

“我们这并没有班级的概念,所以不是非要一起上课。” 梅佳明说, 和一般高校按班级或院系配备一位辅导员不同,上科大按照书院制管理,依托于宿舍楼,每栋楼甚至每层楼都有充足的公共活动空间,书院分为人文与艺术、科研与创新、心理与健康、职业与发展等板块,经常安排各种学业以外的综合素质活动,大家也是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

3

首届学生四成出国留学

有3%中途退学

“校领导和教授我们想见都很容易。 ” 梅佳明对红星新闻记者说。 按照学校规定,教授们必须和学生交流。除了做课题的导师,每6个本科生配备一位常任教授、两位特聘教授为导师。 常任教授必须要从教学、科研、服务三个方面接受考核,具体来说,教授除了自己的科研任务外,一方面必须担任本科生的导师、承担教学任务,还要指导学生的社会实践和产业实践,为学生的学业、生活、生涯规划等服务。

陈安琪最喜欢参加的是“导师咖啡”,这是学校邀请教授开的沙龙活动,学生经常可以和教授轻松交流一些课内外话题。

每栋宿舍楼还会有一个导师每周轮流入住,称为驻楼导师。“随时都可以去敲门,只要他在房间就可以面对面交流。而学校的常任教授,你都可以发电邮约时间交流。”据上科大的数据,2017年共有36位教授入住宿舍开设研讨,对学生进行日常指导。

上大一就可以做科研的上科大:充分尊重第一志愿,一半新生学计算机

驻楼导师

上科大不但有四个诺贝尔奖获得者当教授,还和耶鲁、加州伯克利、芝加哥大学等合作了暑期国际交流项目,2016年又启动了3+1交流项目,本科生在四年里可以前往哈佛、麻省理工等国际知名院校学习一学期或一学年。2018年这样的学生总共有80余人。

今年,上科大的首届本科毕业生中近四成学生选择前往国(境)外攻读研究生,有约四分之一的学生直接就业,剩下的毕业生除了升入本校读研外,其他则进入国内其他高校攻读研究生。

不过上科大对学生的要求也不可谓不高,首届毕业生中有约百分之三的学生中途退学,百分之五需要延迟毕业。印杰表示,对于学习上存在困难的学生,学校会主动提供帮助,不过当中也不乏延期毕业去创业和在国外名校游学的学生,学校同样给他们这样的空间。

校长访谈

上科大不是富豪,不会一味砸钱

(上海科技大学副校长兼教务长 印杰

上大一就可以做科研的上科大:充分尊重第一志愿,一半新生学计算机

红星新闻:上海不乏一流的大学, 上科大建立有怎样的背景?

印杰:现在科教融合是趋势,科技教育越来越紧密。2004年的时候我们就想,中国科学院有这么好的科研资源,为什么不能与教育结合呢?

上科大只有生命、信息、物质三个学院招生,下不设系,因为我们的专业是宽口径,希望学生做研究视野一定要宽,而不是一开始就把他们限制在比较小的一块领域,学院之间也有很多交叉。

红星新闻:一所大学首先要有好的师资,上科大这样一所新学校用什么吸引人才?

印杰:首先上科大不是富豪。不少大学用高薪吸引人才,我们则认为不能一味砸钱,因为用高价挖来的人,有一天也可能被更高的价挖走。所以我们更愿意给老师创造好的教学科研环境,尽量满足老师在科研上的要求,为他的长远发展去考虑。上科大产学研融合的环境非常好,周边有很多大科学装置,在其他地方是没有这样好的研究基础的。

在上科大,资深的教授比例不高,因为我们相信年轻人,他们在未来科技发展中的作用也会越来越大。

红星新闻:上科大为什么实行常任教授制度?

印杰:Tenure System是国际上一种通行的做法。教师在六年后,经过国际学术委员会评估通过成为常任教授,就有自己研究的自由。在我们学校,对于非资深的、没在国际上做过tenure评估的助理教授,在六年后就会对其进行国际评估,通过后便升任副教授,不能通过便离开,所以也叫“非升即走”。

我们认为,tenure制度较好地平衡了短期行为和长期行为。 在前面六年, 年轻老师要努力出成绩,但通过评估后,就可以开始做一些相对长远的研究。我们也问过国际上实行这样制度的院校,这样做会不会养“懒人”?得到的回复是拿到tenure后成为“懒人”的比例很低。因为经过这么长一段时间的考察,一个人是不是有学术思想、能不能投身学术是能看出来的,这样的人既然来到了一流的学校,对自己也是有要求的,在这样的学术大环境下,懒人在这个群体也待不下去。

红星新闻:除了招生的三个学院,为什么还有创业与管理学院、创意与艺术学院?

印杰:创管学院不是商学院,不招生,主要是给理工科学生们辅助一些经济管理和科技创业方面的知识,我们要求所有学生都要修“经济学导论”和“设计思维”两门课。而创意艺术学院,好的科技产品不仅要有好的技术,也要有艺术品位。比如学校开了电影辅修专业,因为用在电影上的很多技术,比如渲染、VR都是计算机技术的应用。

红星新闻: 上科大为什么在本科教育上倾斜了很多资源?

印杰:实际上高等教育改革,本科生的空间比研究生更大。研究生培养的好坏主要取决于导师,但本科生不完全是,他是一张白纸,跟整个培养体系更有关系,所以学校能起到的作用更大。

红星新闻:高校创建之初主打小规模,是因为资源限制,学校会随着发展壮大扩招吗?

印杰:我们一直尽力控制,不希望扩招。学校按照1:10–1:12的师生比规划建设一支1000人规模的教授队伍,其中有500位常任教授, 每年就只招500个学生,接近于加州理工的师生比。小规模、高水平、国际化,首先就是保证将有限的资源集中投入,不能什么专业都去办。有些比较传统的专业其他学校已经办得很好了,我们就尽量不办,而主要去做一些比较前沿专业。

上大一就可以做科研的上科大:充分尊重第一志愿,一半新生学计算机

红星新闻记者丨蓝婧 发自上海

编辑丨冯玲玲

对于此事,你怎么看?

> 欢迎留言 <

送你上墙

本文为红星新闻(微信号:cdsbnc)原创

如果您发现本新闻有虚假不实等问题

欢迎向我们后台留言举报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4年4月6日 上午9:25
下一篇 2024年4月6日 上午9:3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