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度四川省科学技术奖获奖名单公布!这些中医药项目和科技工作者获奖

封面新闻记者 曾亚

近日,四川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成都举行。会上公布了2021年度四川省科学技术奖获奖名单,又一批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和治蜀兴川作出杰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登上光荣的领奖台。

021年度四川省科学技术奖获奖名单公布!这些中医药项目和科技工作者获奖"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胡思得院士获得2021年度四川省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教授陈蕾、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研究员隋少春、电子科技大学教授田玲、西南交通大学教授方勇、成都中医药大学教授韩波荣获四川省杰出青年科学技术创新奖。

卡尔·瑞德肖、吉姆·乔治·奥格、彼得·伊乐斯(Peter Illes)获四川省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261个项目获得奖励。其中,“频谱资源同频智能共用机理与方法”等14项成果获四川省自然科学奖;“地面远距离射频信号高精度同步传输技术及在国家重大工程应用”等5项成果获得四川省技术发明奖;“基于动态知识图谱和全异步微服务的跨领域计算引擎及应用”等242项获得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奖。

在2021年度,四川省中医药领域共有6个项目获得四川省科技进步奖,1项四川省杰出青年科学技术创新奖,1项四川省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值得一提的是,“四川省杰出青年科学技术创新奖”是2021年度四川省科学技术奖首次设立,奖励在科技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中取得重大成果的青年科技工作者,为他们开辟单独支持渠道,进一步激发青年人才创新活力。

6个项目获得四川省科技进步奖

成都中医药大学等单位联合完成的“针刺穴位效应循经特异性及生物学基础研究”项目获得一等奖。

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等单位联合完成的“高品质附子(川乌)标准化生产技术体系构建与应用”和成都医学院等单位联合完成的“中药防控细菌耐药性的关键技术与应用”获得二等奖。

成都中医药大学等单位联合完成的“基于基因检测的中药真伪快速鉴定及定量分析技术的开发及应用”、“国家重点保护野生中药材可持续采集与品质保障关键技术及应用示范”,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四川省中医医院)等单位联合完成的“中医药分步联合介入IVF-ET助孕策略及应用示范”获得三等奖。

1项四川省杰出青年科学技术创新奖

韩波,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院长。先后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青年岐黄学者”、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项目—首批青年中医药求真学者、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优秀青年、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四川省“天府万人计划”、四川省卫生健康领军人才、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学术技术带头人。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项及青年基金1项,主研重点项目1项)、十三五“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四川省科技重大前沿项目等十余项科研项目

021年度四川省科学技术奖获奖名单公布!这些中医药项目和科技工作者获奖"

传承创新是中医药现代化进程的指导思想,针对中药药效物质不明、作用机制不清、创新药物不足等瓶颈问题,韩波教授结合自身研究基础,经过十余年的积累探索,建立了中药活性物质发现及创新药物研发新模式,从实体制备,技术服务,信息检索等层面,多方位服务中药产业,契合“科技前沿、经济战场、重大需求、生命健康”的国家战略。在西南特色中药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平台的支撑下,集成中药现代化研究的多个关键技术,建立产-学-研-用的技术模式。该技术模式被国内外200余所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制药企业所采用,推动了中医药的产业化和国际化。其成果先后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四川省青年科技奖、中华医学青年科技奖等。

1项四川省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彼得·伊乐斯(Peter Illes)教授为欧洲科学院院士、国际嘌呤信号研究领军人物、德国嘌呤信号俱乐部(Germany Purine Club)创立者及首任主席、成都中医药大学特聘教授、成都中医药大学嘌呤信号大科学计划国际合作中心主任、中国嘌呤信号俱乐部(China Purine Club)名誉主席。

021年度四川省科学技术奖获奖名单公布!这些中医药项目和科技工作者获奖"

2011年Peter Illes教授开始与成都中医药大学开展合作,先后共同申请获批中德科学中心、国家留学基金委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科技厅国际合作项目、国外高端人才引进项目、科技部国家外专局项目及四川省外专局项目等11项;

先后在Nature Communications、 Trends in Neuroscience、 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British Journal of Pharmacology、Cerebral Cortex、Neuropharmacology、 Neuroscientist、Glia等国际性刊物发表论文29篇。

Peter Illes教授第一个把国际嘌呤信号领域引入四川, 并将嘌呤信号大科学计划国际合作中心建在四川,引智入川;推荐引进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德国科学院院士、西班牙皇家科学院院士Geoffrey Burnstock教授、Alexei Verkhratsky教授、Francesco Di Virgilio教授、Alexey Semyanov教授等国际顶尖科学家13名来川开展国际合作项目研究,组织高水平国际会议、共同发表国际合作论文、推荐引进专家川内智力资源共享,并通过专家网络推动青年人才出国留学;以熊猫特色向国际嘌呤信号学术界宣传四川;并以嘌呤信号为研究切入点,为解决中国针灸镇痛、针灸抗抑郁的嘌呤信号机理贡献了四川方案。

2019年Peter Illes教授被国务院学位办批准授予中国中医药院校第一个名誉博士;2020年被中组部授予国家级人才称号,成为中国中医药行业第一个外籍国家级人才专家;2021年入选斯坦福大学爱思唯尔联合发布的全球前2%“生涯影响力”顶尖科学家榜单(World\’s Top 2% Scientists 2020)。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4年4月4日 下午1:20
下一篇 2024年4月4日 下午1:2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