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赋能项目管理 驱动精益建造升级”项目管理能力培训暨建设工程项目数字化管理标杆观摩会现场。 通讯员供图
现场观摩环节。 通讯员供图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韩帅 陈哲航)汇聚行业顶尖学者,共话数字智能建造,6月19日,由中国建筑业协会主办、中建三局承办的“数字化赋能项目管理 驱动精益建造升级”项目管理能力培训暨建设工程项目数字化管理标杆观摩会在湖北武汉召开。
中国建筑业协会副会长吴慧娟,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原校长丁烈云,湖北省住建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李晶杰,中建集团原总经济师、中建五局原董事长、中国平安建投原董事长兼CEO鲁贵卿,中建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中建集团有限公司首席专家、中建三局总工程师张琨,中建三局副总经理李兵生,湖北省建筑业协会秘书长佟海鸥,中国建筑业协会工程项目管理与建造师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刘庆、副秘书长马鸣,河南省建筑业协会常务副秘书长刘广文,江西省建筑业协会副秘书长曾艳婷,中国建筑先进技术研究院院长王开强,中建三局工程管理部执行总经理秦长金,中建三局一公司副总经理谢俊凯等领导以及来自全国各行业协会、地方协会、施工企业负责人及相关从业人员代表共500余人,共同探讨数字化技术在项目管理和施工过程中的应用。本次活动还设置了线上直播,近万人通过视频观看了本次观摩会。
中国建筑业协会副会长吴慧娟在致辞中表示:“中国建筑业,有着庞大和丰富的数字化应用前景,数字化转型大有可为,要不断深入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着力打造数字化转型生态圈,打通产业链、供应链、服务链全产业运营链,同时加快培养高端技能性人才,助力行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华中科技大学校长丁烈云分享了对智能建造发展的看法,“我们不仅要通过技术手段促进智能建造的发展,更要通过管理手段的提升来促进智能建造的进步,通过数字化科技创新驱动我国建筑业转型升级,实现建筑业高质量发展;通过观摩交流迭代推动建筑业智能建造的提升。”
湖北省住建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李晶杰对企业创新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期望:“要以人为本,培育建设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团队;要勇于实践,聚焦智慧工地系统、智能建造装备、全行业BIM普及和应用;要加强联动,探索联合攻关、利益共享、知识产权运营的有效模式,提升协同创新效果。”
中建三局副总经理李兵生在讲话中表示:“加大智能建造在工程建设各环节的应用、推动建筑业向智能建造转变,是近年来建筑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建三局将以项目为载体,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以研究应用为手段,通过工程示范研究总结促进智能建造水平提升的新路径,共同拥抱数字化的未来。”
在主题演讲环节,中建集团原总经济师、中建五局原董事长、中国平安建投原董事长兼CEO鲁贵卿作题为《项目管理数字化》的精彩演讲,让全体参会人员了解到“通过数字技术的应用,量化项目管理业务,通过管理数据实现管理项目,改变传统的组织工作形式,将各个部门、组织联系起来,才能实现真正地‘协同管理’”。中建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中建集团有限公司首席专家、中建三局总工程师张琨作主题为《让青藏高原人民住在“零海拔”——高海拔增压建筑设计、建造及运维》的演讲。据了解,“零海拔”建筑通过增压方式将建筑内的气压长期维持在平原地区水平,研制高海拔增压建筑,推进数字化管理,动态调节压力,可以显著改善进藏人群的高原反应,为高原地区人民住房建设贡献力量。
在专题交流环节,中国建筑先进技术研究院院长王开强作《智能建造的探索与实践》演讲,深入阐释了促进数字技术与工程管理的深度融合是数字发展背景下的新趋势和新课题,也是实现产业升级、助力经济腾飞的必由之路;中建三局工程管理部副总经理崔革作《推进精益建造实践,打造低成本运营能力》专题演讲,让大家深入了解到精益建造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能够通过对工程图纸的重新设计,实现缩短工期、减少能耗的目的,同时降低管理和运营的成本,最大程度地实现顾客价值的最大化。建筑企业通过系统学习、扎实推进“精益建造”,也能够进一步推进精细化管理,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
现场观摩环节。 通讯员供图
作为本次工程项目数字化管理标杆观摩项目,由中建三局承建的光谷科学岛科创中心一期项目总建筑面积22.6万平方米,集办公、酒店、公寓、厂房于一体,将打造为三平台两中心的服务载体(大科学装置预研平台、新型研发机构集聚平台、科技共享服务平台、科技展示交流中心、公共配套服务中心),是光谷科学岛的启动区、门户区和示范区,也是中建三局“精益建造标杆项目”、“智慧工地示范项目”。观摩现场设置了数智建造和精益建造两个展区,共展示了40余项数字建造技术。据了解,项目在建设过程中运用了中建三局自主研发的六大“智能建造”平台,实现了项目管理、数据可视化、统计分析、风险预警四大功能。采用了行业领先的5G塔机远程控制技术、应用了全球首创的工地数字地图技术。同时项目通过采用LC6S精益建造体系,实现了项目“三减两降一提升”,提升项目建造品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