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技术、质量管理制度(1).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制度(医疗质量管理相关制度)

医疗技术、质量管理制度(1)

医疗技术、质量管理制度(1).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制度(医疗质量管理相关制度)

文化体现,管理理念,工作准则

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制度

本制度依据《医疗质量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令第10号)制定。

一、建立院科两级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

1.院级质量管理与控制,院长作为第一责任人。

(1)成立医院质量管理委员会及相关委员会,负责按照国家医疗质量管理的要求,制定本机构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培训制度以及技术引进及应用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负责制定医院的质量持续改进计划、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及评价。

(2)医务科、护理部等职能部门负责各分管领域的质量与安全管理。负责落实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及质量改进计划方案,定期监管并对结果进行分析评价,持续改进医疗质量。

(3)质量监督科作为医院质量管理委员会办公室,负责对全院质量与安全履行审核、评价和监督职能。

2.科级质量管理与控制,科主任作为第一责任人。

成立科室质量管理与控制小组,简称质控小组,由科主任、护士长、医疗护理骨干人员组成。负责贯彻执行医疗质量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制定本科室质量 管理制度以及质量改进计划和方案并组织培训、落实。定期对科室质量安全进行分析和评估,对医疗质量薄弱环节提出整改措施并组织实施。

二、定期组织对质量管理人员的培训教育和考核,正确运用质量管理工具开展质量改进活动。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三基三严”以及质量管理制度规范的培训考核,培训及合格率均达到100%o

三、医务人员依法取得执业资质,按照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核准登记的诊疗科目执业。严格遵循临床诊疗指南、技术操作规范、行业标准及临床路径的要求开展诊疗工作,严格遵守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做到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

四、建立完善单病种指标体系,制定单病种质量参考标准,促进医疗质量精细化管理。

五、建立和完善社会评价体系,不断完善满意度监测指标,定期开展患者和员工满意度监测,不断改善患者就医体验和员工执业感受。

六、建立完善质量与安全指标基础数据库,及时收集和报送相关信息,运用质量管理工具进行分析评价,持续改进医疗工作。

七、建立完善不良事件报告管理系统,将信息运用于医疗质量持续改进,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上报药品、耗材、设备以及医疗安全事件。

八、建立医疗安全与风险管理体系,完善医疗安全管理工作制度、应急预案和工作流程。加强医疗重点部门及关键环节的安全与风险管理,落实患者安全目标。完善投诉

管理,及时化解和妥善处理医疗纠纷。

九、质量管理部门定期对各科室质量进行现场检查和抽查,在0A上进行公示或通报,结果作为绩效考核以及评先评优、聘任、晋升的重要指标。

十、质量监督科定期对医院质量管理要求执行情况进行评估,对收集的医疗质量及安全信息进行及时分析和反馈,对医疗质量问题和安全风险进行预警和干预,定期评价效果。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4年1月22日 上午9:17
下一篇 2024年1月22日 上午9:3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