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宜昌城市大脑数字底座正式上线
11月12日下午,“宜昌城市大脑数字底座上线新闻发布会”在三峡日报社10楼宜昌市新闻发布中心举行。会上介绍了宜昌城市大脑建设及数字底座上线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发布人
张绍刚 宜昌城市大脑建设指挥部办公室主任、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局长
王天皓 宜昌市大数据中心主任
庄世亮 阿里云鄂赣公司政府业务专家
孟勤仿 宜昌国投集团副总经理
●主持人
杜玉婷 宜昌市委宣传部新闻发布和对外宣传科科长
数字底座是城市大脑的核心和基础
宜昌城市大脑建设
坚持以百姓心为心
建智慧大脑、护佑城市生命体
致力打造城市现代治理典范样本
为什么建城市大脑?
➤时代大势所趋。进入数字化时代,城市治理光靠人力、沿用传统思维和手段已不够用。去年3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杭州城市大脑时指出,让城市更聪明一些、更智慧一些,是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城市发展所需。城市作为一个有机体、生命体,以往碎片化、分散化的信息化建设方式已经难以为继,面对数字化、智能化浪潮,无论是提高治理水平,还是提升城市能级,都需要有城市大脑这个有机协同的现代治理工具精准赋能。
➤人民群众所愿。经过十多年来的积累,宜昌智慧城市有较好的基础。怎样顺势而为,让老百姓在数字化时代享受更多更好的数字生活红利,市委、市政府经过认真调查研究、对标分析、慎重考虑,今年上半年做出了加快建设城市大脑的决策部署。
为谁而建,建成什么样?
宜昌城市大脑首先是老百姓的大脑,其次也是治理者的大脑、产业大脑,总体定位是提升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的核心工具、面向市民精准高效服务的智能平台,按照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城市作为生命体有机体的理念,着力打造现代城市治理的典范样本。
➤建设目标对标一流,建成典范。对标上海、杭州等先进地区,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致力推动城市治理一网统管、民生服务一网通办、政府运行一网协同,使城市具备更广感知力、更强协同力、更优洞察力和更高创新力。
➤总体理念和技术架构力求先进。总体规划内容主要包括“1234”。
“1”是一个数字底座;
“2”是两个体系,即数智化支撑体系、三融五跨应用体系;
“3”是三大保障,开发与运维服务保障、组织与机制保障、标准规范与安全保障;
“4”是四大领域26类场景,其中数字政府领域,围绕实现一网通办、一网统管、一网协同,重点建设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生态环保、智能交通、智能审批、移动办公等应用场景。
数字社会领域,围绕企业和个人全生命周期,突出生老病死、业教保医等民生高频事项和群众关键小事,着重推出宜码通城、未来社区、民生直达、处方流转、就业服务、先看病后付费、先离场后付费等场景。
数字经济领域,围绕服务企业和产业,提供工业地图,建立产业大脑,重点建设惠企在线、化工综合监管平台、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产业特色小镇、全域旅游等应用场景。
数字生态领域,围绕数据安全管控、城市大脑研究院、开展公共数据信托试点、推进城市大脑立法等方面场景和项目落地。同时持续迭代升级已有的疫情防控、智能交通、生态环境监测。
➤始终注重实用管用好用。充分结合人民群众所需所感、城市管理和产业发展的堵点、难点、痛点、盲点谋划应用场景,用流量和口碑检验建设成效,让城市大脑实用、管用、好用。
怎样建?
充分利用宜昌现有基础,按照治理安全为先、民生服务并重、兼顾产业发展思路,正在努力蹚出一条又好又快的宜昌城市大脑建设之路。主要是五个坚持。
➤坚持市委统一领导,高层推动,实施一把手工程。城市大脑建设指挥部由市委书记、市长任指挥长,市委副书记、常务副市长任第一副指挥长,各部门、各县市区党政一把手为成员。每月专题调度、部署推进,主要领导同志亲自谋划研究,亲自上手推动,把自下而上的需求和自上而下的推动有机结合起来。
➤坚持人民至上、需求导向,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在总体规划制定中,始终以人民需求为起点,充分了解人民群众、社会各界的真实需求,同时针对各部门基础、短板系统梳理,着力解决治理工具不足、能力不足、手段不足等方面的问题。
➤坚持有机统筹,同步推进,大脑小脑一起转。城市大脑侧重底层平台能力、建设多跨综合场景、统一标准规则、加强安全管控等任务。部门小脑侧重打通数据、业务、系统内循环,按照多跨协同要求,实施业务流程再造。大脑为小脑提供能力支撑,小脑为大脑提供数据支持,两者相互依存、相互支撑、分工协作。与此同时,县市区积极建设特色个性应用场景。
➤坚持博采众长、为我所用,底座场景分开建。为了保障有更充分时间深度谋划完善应用场景,让最适合的团队建设最擅长的场景,推动场景不断迭代升级,将数字底座与应用场景分开招标,吸引更多企业差异化参与建设。
➤坚持开放生态、自主发展,推进建管营一体化。既面向国内众多头部企业集四海之智优化设计方案,吸引最先进的技术和研发团队参与建设,又坚持把城市数字发展的主导权掌握在自己手里。根据指挥部决策部署,由国投集团恒泰公司作为城市大脑的运营公司,负责投资、建设、运维,在实战中培养本土运维团队。在此基础上打造产业生态,以数字化项目带动产业园区发展,进而带动整个大数据产业发展。
阶段性主要建设进展
经过6个月集中攻坚
城市大脑各项建设有序推进
取得阶段性成果
➤在集中调研比选的基础上,完成了总体规划设计方案。
➤数字底座建成上线。本次数字底座拥有数据存储、高效计算、数据治理、物联感知、人工智能、安全可控等六大核心能力,涵盖17个方面、4000多个颗粒化事项,通过建库聚数、共治共享,为部门小脑、综合应用场景以及县市区数字化改革提供技术、数据和能力支撑,数字底座建设量体裁衣,实现了底层能力的大幅跃升。
➤部分应用场景落地。智能审批、宜格服务、宜接就办、宜键生命护航、一部手机游宜昌等场景已经部分落地。“全市一个停车场”已在南湖、新二中、九码头等多个停车场试点,“先看病后付费”在选择医院试行;自然灾害地理信息系统、智能消防接处警、化工综合监管、处方流转等正在抓紧建设。
➤部门小脑逐步联动。目前公安、交通、住建、卫健、民政、文旅等10个部门小脑建设方案已经制定,正在积极推进落地中。
➤产业生态初步形成。在城市大脑项目带动下,三峡大数据产业园已入驻企业、院所20余家。投资30亿元的大数据产业特色小镇正在谋划。三峡东岳庙大数据中心一期建设基本完成,宜昌大数据“三园两中心”的产业布局加快落地。
下一步工作计划
不断优化数字底座性能,提供强大算力支撑。加快多跨场景落地,争取每月推出一个创新场景。力争11月底第一批场景全面落地,12月中旬再推出一批,12月底全面完成今年的年度计划。与此同时,谋划成立城市大脑研究院和数字宜昌产业联盟。按照市人大立法程序,推进相关调研论证,争取及早出台《宜昌城市大脑建设条例》,为城市大脑建设提供法治保障,营造良好生态。
大家关心的问题还有哪些
看看现场解答
☟
湖北日报记者提问
宜昌城市大脑的建设与之前的相比有哪些革新?宜昌为什么要统筹建设一个数字底座?
答:城市大脑建设从技术上讲就是要解决“弱”的问题,也就是支撑能力不足的问题。传统信息化是业务为核心的信息化(系统),要提升为以数据、算法、算力为核心的数智化,需要城市大脑数字底座强大的物联感知、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基础支撑能力;从应用上就是要解决“散”的问题,也就是“三难”问题(互联互通难、数据共享难、业务协同难)。传统信息化建设模式是以部门为主、条块为主的建设模式,这种部门分散建设造成系统割裂、信息孤岛、不能协同联动、管理和服务碎片化等问题。
因此,通过城市大脑建设推动条块之间、部门之间、上下之间的在数据共享、系统对接、业务协同、服务联动上有机衔接,加快形成三融五跨的协同运行体系,推进城市治理的流程再造、规则重构、应用创新,逐步实现城市和社会治理从人力密集型向人机交互型转变、由经验判断型向数据分析型转变、由被动处置型向主动发现型转变,提升城市和社会治理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
宜昌三峡广播电视总台记者提问
宜昌城市大脑数字底座的典范性表现在哪些方面?数字底座具有哪些优势?与当前已经建成的其他城市大脑相比,有哪些领先的方面?
答:宜昌城市大脑按照“1234”的总体框架展开建设,即1个城市大脑数字底座、2个支撑和应用体系、3个保障体系、4类场景应用的一体化架构。
数字底座建设分为六个方面:夯实基础底座(包括云基础设施、云安全、PASS 平台、数据中台、城市物联网平台);建设业务底座(包括城市信息模型CIM、区块链);构建能力底座(包括统一资源运营管理、业务连续性管理、一站式开发运维平台、低代码开发平台);建设人工智能(AI)底座(包括自然语言处理NLP、智能地址标准化、视觉计算、智能客服);建设数字驾驶舱(包括宜安行、宜治理、宜民生、宜平安、宜文旅); 集成服务(包括基础底座服务、云安全咨询及驻场服务)。
城市大脑将城市看作一个有机生命体,数字底座为这个有机生命体的高效运转提供强力支撑。数字底座的物联感知能力成为生命体的神经感知网,连接遍布城市的各种传感器,实时感知城市运行状态;数字底座的数据中台为生命体提供新鲜血液供应,数据中台汇聚海量数据并深度融合,向各场景应用提供数据支持,实现“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数字底座的人工智能成为生命体的思维器官,在云计算的强大算力支持下为城市运行的状态评估、风险预警、分析决策提供智能化支撑。
城市大脑的稳定运行与民生服务息息相关,对信息安全具有极高要求。数字底座进行了全面的安全设计,满足等保 密评双合规要求,处于国内领先地位。本次上线的数字底座,采用最新的阿里云云原生一体化架构,跨代升级到更先进的DT技术3.0;相比传统政务云容量更大,算力更强、使用更灵活、运维成本更低;集成了云计算基础、物联网、区块链、视觉计算、自然语言处理、低代码开发、云安全等技术和平台能力,功能强大组件齐全。
宜昌发布记者提问
宜昌国投集团作为市委、市政府指定的投资、建设和运营主体,在推进城市大脑建设方面有哪些工作举措?对于大数据产业在宜昌的落地发展,有哪些积极探索?
答:工作思路和主要做法有以下6个方面:
深刻学习和领会市委市政府关于城市大脑建设的战略思想和意图,提高政治站位,提升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快城市大脑建设,事关宜昌未来整体管理架构的重心转移,事关宜昌治理手段、治理方式的战略转换”。
对标先进,树立打造国内城市大脑典范目标。认真考察学习了上海、杭州、成都、郑州、长沙等城市建设经验,深入分析了宜昌数据及应用的优势和基础,坚定了建设国内城市大脑典范的信心。
创新运作模式,形成高效运作机制。一方面,市主要领导亲自谋划,市发改、财政、大数据局、国投集团等单位共同商议,提出了“政府主导、平台投资、市场运作”的创新运营模式,并实施政府和企业双控的机制,既集中了宜昌智慧城市建设的技术力量(指挥部办公室专班),防控信息化项目风险;又发挥企业投资运作的市场化优势。另一方面,国投集团实施一次性决策,“打包授权”其全资子公司恒泰大数据公司具体实施,保证了决策执行的效率。
转“项目建设”为“产业运作”思路,立体推进相关工作。对于城市大脑的投资、建设和运营,是从市场的角度当成产业投资来运作的、当做城市品牌来打造的。不仅要完成“一网通办,一网统管,一网协同”的任务,还要在政务服务、商务运作、产业带动与模式复制等方面立体推进,全面促进宜昌数字经济发展。
根据项目性质和特点,分类采取不同的建设运营方式:1.对于宜昌城市大脑中具有公共服务特性的纯政务类项目,按照现有模式推进,即:由指挥部统筹协调、国投集团投资建设、政府后期通过采购服务等方式运作。2.对于有一定市场化运作空间的项目,在按当前指挥部统筹推进模式运作的同时,国投集团联合有关市场主体自主投资,共同推进项目建设和运营。如智慧停车、网络安全、智慧旅游等项目。3.对于具有完全市场化运作基础与条件的项目,将与其他市场主体充分竞争,用市场化的手段开展项目投资运营。如数据中心建设、公有云节点服务、企业智能化改造等项目。
通过以上三种方式,采取政府和市场“两只手抬”,有利于加快推进项目建设。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强化专业技术支撑。这方面也采取了4条举措:1.把集团内的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充实恒泰大数据公司领导班子;2.通过市场化薪酬招聘了1名技术总监和1名技术副总监;3.通过与奇安信等专业公司设立合资公司,建立稳定的合作团队;4.与武汉大学、三峡大学等单位联合设立宜昌大数据研究院。
“关于大数据产业在宜昌的落地发展”,也做了一些思考和探索,大家通常说的“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基本上管总了,宜昌还提出了城市数字化的高目标,更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气魄。国投集团结合自身功能定位和主要投资建设项目,也形成了一些思路,具体有下4点:
以建设三峡大数据产业园为起点,打造宜昌数字经济新引擎。自2020年5月园区开始建设以来,采取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伍家岗区、国投集团“三驾马车”的建设模式,园区成为了国内大数据产业各类市场主体目光聚焦之地。累计参观和业务合作洽谈500多批次,3000余人次。目前园区招商入驻企业包括中国电信、阿里、奇安信等20家,园区一期项目年底全面建成投入运营,我们有信心把园区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大数据产业园,国内一流的城市会客厅。
以城市大脑项目建设为契机,成立宜昌数字产业联盟。通过国内行业头部企业(如阿里)、央企(三峡长电集团、中国电信等三大通讯运营商)、细分领域专业企业(如翼方健数)、本土企业(东土科技)参与城市大脑项目的建设和应用场景的开发,形成宜昌的数字产业联盟,构建宜昌数字经济发展的良好生态,反过来再推进宜昌大数据产业链的建设和完善,促进宜昌数字经济发展。
以数据赋能实体经济为抓手,积极参与项目的谋划和建设。城市大脑众多应用场景的开发,传统产业的数字化改造,现代服务业的数字技术融合等将有大量的投资机会,国投集团所属的恒泰大数据公司将抢抓机遇,努力成为宜昌大数据产业投资的专业化平台。
发挥产业基金投资作用,支持大数据中小企业发展。前期已经通过产业基金投资支持源启科技、泰跃卫星等企业,顺利引进企业落户三峡大数据产业园;投资支持东土科技(宜昌)公司,全面开展业务合作。目前,国投集团又主导设立了3亿元规模的大数据产业专项基金,扶持本土大数据企业发展,引入外地行业细分领域公司落户宜昌。
来源丨宜昌发布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