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县:抓党建引领促乡村振兴(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活力)

来源:邯郸日报-邯郸新闻网

近年来,磁县把乡村振兴的突破点放在党建引领上,坚持组织赋能、平台赋能、产业赋能,着力建设百里党建示范长廊、打造百个年收入30万元以上集体经济强村、创建百个省市叫得响的党建示范村、培树百个市级以上基层党组织先进典型、选树百名乡村振兴标兵,有力推动了乡村振兴。

组织赋能,“头雁领航”谋振兴

“群雁高飞头雁领”,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每个村都有个好的党支部书记作“头雁”。围绕把农村党组织书记选优育强,磁县以村“两委”换届为契机,全面优化村党支部书记队伍结构,提升其助推乡村振兴的能力素质。

磁县县委出台办法,利用“五字诀”选拔乡村振兴能人,着力从现任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中“留”,从优秀村干部中“推”,从后备干部库中“挑”,从致富带头人和优秀退伍军人中“选”,从外出务工能人和高校毕业生中“请”。截至目前,全县已选配112名在本地有产业和35名外出务工经商有成人员充实进支部书记队伍。

磁州镇曲沟村党支部书记尚俊海是镇党委“三顾茅庐”请回来的能人,刚上任就利用自己多年经商经验和掌握的市场资源,引进先进安防劳保生产设备,使该村原有的手工作坊式安防劳保产品加工向自动化成套设备生产转变;同时与省农科院合作,整合本村2000亩耕地筹建现代农业科技园。

产业兴也带来了村情稳。该村由此前的纠纷不断,短时间变成了远近闻名的先进村。群众们竖着大拇指说,“选对一个人,带活曲沟村”。

另一方面,磁县县委组织部积极开展“五色课”量身定制培训,根据全县村两委干部岗位特点和成长需求,量身定制“红色”理论课、“绿色”发展课、“橙色”警示课、“白色”书卷课和“蓝色”研讨课等五大板块课程,分层分类施教,“精准滴灌”式培训,有效提升了村两委干部的素质和干事激情。

在“五色课”带动下,该县65名村党支部书记领办各类发展项目70余个。北贾壁乡双和村党支部书记王义河在培训中对现代农业深有感触,回村后,自己垫资200万元,带领群众绿化荒山,栽植果树,林下养殖,建设鱼塘、步道,建成集采摘、观光、休闲为一体的集体生态园。在他的引领带动下,村民们纷纷入股,为乡村振兴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今年村两委班子换届后,磁县随即掀起大会誓师立承诺、登门走访知民情、揭榜挂帅真实干、点将帮带扬“五老”、擂台比武显风采

等“五部曲”干事热潮。全县262名新任村党支部书记围绕乡村振兴比承诺、比实践,启动修路、修桥等公共设施建设项目260多个、村级集体经济项目160余个,植树造林200余万株,形成了“县级搭擂台,乡村来比拼”的生动局面。

讲武城镇李庄党支部书记李臣承诺三个月村庄环境大变样。“一言既出,甩开膀子兑现”,他把自己的产业委托公司副总经营,自己全身心投入到街巷的硬化、绿化、美化、拆违等工作中。两个半月后再看李庄村,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群众脸上笑开了花,而李臣却由“企业老板”变成了“黑大汉”。

平台赋能,“三措并举”促振兴

磁县把党建引领乡村振兴落实到特色抓手中,抢抓中国建设银行与河北省政府合作推广的“裕农通”金融服务助力乡村振兴项目机遇,做活“党建 ”,跑出“加速度”。

磁县县委组织部牵头,仅两个月时间推动近10万人下载注册“裕农通”手机APP,平均每户1人,注册量在全省各县(市、区)排名第一。利用“裕农通”平台,全县党员、群众申请党建惠农贷、裕农快贷1900万元,实现“党建 金融服务”,为乡村产业振兴注入金融“活水”。

在今年汛期中,讲武城镇金益农公司的20个蒲公英种植大棚全被大水冲毁。磁县有关部门了解到情况,通过“裕农通”平台,当天就确定了100万元的党建贷额度,支持该公司种植基地的重建。

磁县积极探索“党建 基层治理”,通过叠加“网格化”管理服务群众机制和“裕农通”平台,将全县1412个网格和6736名网格员搭载到“裕农通”线上平台,充分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实现“双网合一”,线上、线下同步运行,形成“格格有人站,事事有人管”的现代化基层治理和“人在格中走,事在格中办”的便民服务格局。

磁县将“党建 智慧乡村”有机结合,大力推广“裕农通”平台16类1000多项功能,将全县17个旅游景点和“一村一景”全部“上线”,将“一部手机游磁县”变成了现实。同时,利用“我要办村务”和“我要办政务”模块,实时发布公告通知,实现村务公开,村民也可利用手机办理村务,办理效率大大提升;利用“我要办缴费”模块,让群众足不出户即可办理各类缴费业务;利用“我要卖产品”“我要买产品”模块,畅通网上买卖渠道,让当地农产品“走”得更远。

路村营乡圣水洼村金融顾问陈玲,是一名新进村委会的女同志,她积极引导村内妇女使用“我要卖产品”功能,把当地蜂蜜等农产品推销到平台上,给留守家庭妇女增收开辟了新路径。

产业赋能,“燃动引擎”助振兴

乡村要振兴,产业来支撑。近年来,磁县以筹办第六届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为契机,坚持党建引领、经济思维、生态理念、市场导向,依托全域旅游发展特色产业,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磁县积极开发旅游资源,持续将溢泉湖环湖绿廊、开河马头、天保寨等景区建设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通往天保寨的慈兴大道,被群众称为“磁县天路”。这条“天路”彻底改变了沿线村庄的发展环境。“庄稼望天收,村容脏乱旧”的上陈村原来是全县有名的穷村,慈兴大道建成后,成为了该村联结外界的通道。群众有了盼头,提起了心劲儿,村党支部书记白玉民更拿出了干劲儿,他带头捐款6万元,带动群众一天筹集40万元用于村容村貌的改善。如今的上陈村白墙灰瓦、一步一景,火红的朝天椒带动了集体增收,昔日的“穷旮旯”变成了今天的幸福村。

花驼村借力申美集团天保寨景区开发,让群众挣到土地租金、入股分红、土特产品销售、景区务工、办农家乐等五份收入,人均年收入达到一万多元。

磁县根据平原、丘陵、山区不同区域特点,科学谋划,精准定位,利用地域优势,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产业。时村营乡地处丘陵,利用土质特点和水源优势,该村大力发展生姜、芋头种植,成为远近闻名的“生姜芋头之乡”;小盆沟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流转群众土地400亩,搞生姜芋头种植、储存和销售,仅两年时间,集体收入从1万元增加到22万元,60%的农户入社,群众人均增收3000元,实现了一个产业带富一个村。

磁县还依托经济开发区独特的产业链优势,大力推广“园区 产业配套 劳务派遣”模式,在园区周边村大力发展对应配套产业,引导村民积极投身园区产业延伸转移,以来料加工、配套服务等形式增收致富。经济开发区企业与周边11个村结成乡村振兴帮扶对子,吸纳就业1500余人,周边生产经营型服务点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现已达到1100余个。

如今环绕开发区的周边各村产业兴旺、林多路畅、设施完备、民风向上,走出了一条园区带动型乡村振兴的新路子。村民说“以前走土路,骑自行车,现在修好了柏油路,开上了小轿车,家门口要啥有啥,日子越来越红火了!”

邯报融媒体记者 苏醒

本文来自【邯郸日报-邯郸新闻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3年10月24日 上午9:19
下一篇 2023年10月24日 上午9:3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