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致力打造“政务服务无堵点城市”。
江门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致力以“数字政府”建设成果助力政务服务便利化改革。
“跨域通办”四位一体格局初步形成、泛在普惠政务服务体系加速形成、公共资源交易数字化加快推进……近年来,江门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的决策部署,围绕市委全力打造珠江西岸新增长极的工作要求,锚定“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一流政务营商环境和华人华侨服务高地”目标,坚持远谋近施优化营商环境,依托数字政府改革建设和政务服务先发优势,创新服务体系、完善保障机制,倾力打造“政务服务无堵点城市”,构建了线上线下高度融合的创新政务服务体系,服务水平显著提升。
风正扬帆正当时。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江门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将紧扣“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要求,立足江门特色和部门职能,坚持“以学促行、以行践学”,将党史学习教育与政务服务工作结合起来,聚焦打造“华人华侨服务高地”,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推进“放管服”改革和数字政府建设,着力深化政务服务便利化改革,为江门“十四五”发展起好步、开好局释放新动力。
党建引领激发干事创业力量
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到哪,党建就必须推进到哪!今年是建党100周年,作为与企业群众联系密切的部门,江门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将党史学习教育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坚持以高位谋划引航砥砺奋进。自党史学习教育伊始,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就迅速召开党史学习教育动员会,成立局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制定印发了《关于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实施方案》,分清了工作职责,细化了工作任务,明确了工作清单,确保党史学习教育有条不紊地深入开展。
在高起点、高标准的推动下,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全体党员干部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坚持以上率下,自觉做到先学一步、深学一层,通过个人自学、集体研讨等方式,不断推动党史学习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做到真学深思善悟。同时,各党支部通过开展“党史知识你问我答”竞赛活动、每周党史“微课堂”“党史天天学”等方式,多维度、多形式落实党史学习教育,力争规定动作对标对表、自选动作出新出彩,切实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进一步把党史学习教育学习成效转化为造福群众的实际成效,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制定了《江门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关于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工作方案》,并成立“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全局实践活动。在实践过程中,该局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全面分析企业群众办事需求,从最困难的群众入手,从最突出的问题抓起,从人民群众最现实的利益出发,聚焦“构建数字政府”“优化政务服务”“推进阳光交易”三大方面,共列出24项“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工作任务,由局领导挂帅的三个实践活动小组分别推进落实,以“数字政府”建设成果助力政务服务便利化改革,切实解决一批企业群众的困难事烦心事揪心事。
此外,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还将“读好一批党史普及读物”“组织一次党史宣讲活动”“讲好一批党史精品课程”“打造一个党史教育示范点”“完成一批民生实事”“参加一次红歌合唱比赛”“开展一次‘红色教育’主题党日活动”“重温一次入党宣誓”“组织一次表彰活动”“开展一次慰问活动”等10个规定动作 N个自选动作纳入“10 N”系列活动,以此为抓手,切实把党史学习教育贯穿工作全过程、全方位。
数字政府改革建设行稳致远
作为省“数字政府”综合改革试点城市,江门近年在数字政府改革建设上全面发力、多点突破,推动多项改革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
通过充分发挥“数字政府”改革牵引作用,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协同各部门形成“一盘棋”改革合力,有力支撑全市“放管服”改革,形成了一批全国、全省“叫得响、传得开”的改革样板,泛在普惠政务服务体系加速形成。比如,商事主体“微信 智能审批”“智能湾区通”、食品经营许可“智能秒批”改革全国领先;“政银通办”入编省2020年“数字政府”建设优秀案例;不动产登记实现线上线下“智能秒办”,率先开发应用“税证联办”智能计税系统和区块链技术,启动“交房即发证”服务试点,房屋交易“云链签”获评2020中国数字政府特色评选50强;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取得重大突破,项目平均审批用时由原来391天压缩至35天内,“拿地即开工”逐步成为常态化。
近年来,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坚持以互联网思维,加快布局数字政府的基础和支撑体系建设,大力实施“政务上云”工作,目前,全市政务云节点拥有高性能物理服务器87台、vCpu总量15560核、内存38806GB、存储总量1432TB和容灾备份总量998TB,资源总体使用率达67.2%。全市已初步建成大数据枢纽中心,形成数据资源登记、汇聚、交换和共享一体化支撑平台,建成人口、法人、地理空间、信用等基础信息数据库,数据资源目录总量达4230条。
同时,广泛依托数字政府改革建设成果和大数据支撑,提升政务服务便利度,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政务服务的新需求。目前,全市15202项政务服务事项已实现线上线下多渠道办理,即办率达96.82%、时间压减率94.62%;全市已开通261种电子证照,1437项高频事项实现“免证办”,882项高频政务服务事项进驻“粤省事”、504项涉企事项进驻“粤商通”,“粤省事”注册用户达336万,粤商通注册用户达45万户;“江门易办事”提供本地46个部门243项本地特色服务事项;江门在省网上中介服务超市已累计发布项目数量超1.5万个,位居全省前列。
此外,依托“数字政府”综合改革,江门还以“一个大平台 N个分中心”的模式启动江门智慧城市建设。目前,江门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设项目计划在前期改革成果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社会治理“一网统管”、重点民生服务、政务服务能力提升、营商环境优化、城市新基建等方面建设,充分运用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计划到2024年初步建成“优商善治、宜居乐业、惠民便企”的数字化智能城市,基本构建起“一网感知、一网统管、一网通办、一网惠民、一网融合”的智慧城市体系。如今,在党建引领下,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加持下的江门新型智慧城市加速成型,群众幸福感、安全感明显提升。
打造政务服务体系“全省标杆”
政务服务体系建设关系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近年来,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数字政府改革建设成果,不断提升政务服务体系整体能力,创新拓展政务服务的内涵,全力打造“政务服务无堵点城市”。
难题的破解建立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为了深入了解政务服务的堵点所在,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以打造“政务服务无堵点城市”为目标开展了深度调研,2019年至今,该局收集了政务服务办理堵点、痛点608项,并在此基础上分类别、分层次地开展堵点清零行动,推动政务服务体系不断优化。
以破解“标准乱”难题为例,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通过实施统一场地要求、统一对外标识、统一服务标准、统一进驻事项、统一受理平台、统一考核标准的“六个统一”,在全省率先建成了统一的“1 7 76 1324”市县镇村四级政务服务体系,并建立起“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服务模式,提供“进一个门、递一套表、办所有事”服务通道,全面推行“5 X”政务服务预约办、延时办、假日办,打造了全市统一的四级政务服务体系。
面对“周期长”的难题,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通过建立全市重大项目快速服务响应机制和设立“重大项目导办帮办窗口”,对重大项目实行“一项目一专员、一项目一团队、一项目一方案”全流程跟踪,提供政策兑现、绿色通道、延时服务、24小时咨询、智能化精准推送等全方位配套服务,形成“1 7”市县(区)联动专班格局,进一步加快项目审批,推动项目落地。
为了打通便民服务最后一公里,推动政务服务不断前移,去年,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开展了“百项政务服务进银行网点”工作,通过在全市515个银行网点开设“政银通办”服务专区,为市民提供超过100项政务服务事项自助办理服务,打造家门口的微型政务服务大厅,“政银通办”入编省2020年“数字政府”建设优秀案例。目前,662台“侨都之窗”自助服务终端已遍布城乡,支持123项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办理。
在备受关注的“跨域办”方面,江门也取得了新突破。今年4月,“江门-澳门跨境通办政务服务专区”在澳门启动,成为全国首个地级市政府设在境外的综合性政务服务专区,实现首批301项政务服务事项“跨境通办”。同时,该局在全市县级以上政务服务大厅均设置省内通办综合服务窗口,江门市257项事项,包括人才引进、企业开办、社保服务等领域高频事项,可在省内其他城市办理。该局与广西桂林、贺州、崇左,黑龙江七台河等多个城市已实现 114项事项“跨省通办”。此外,237项高频服务事项已实现全天候办理、无差别“全市通办”。目前,江门政务服务事项“跨境通办”“湾区通办”“跨省通办”“全市通办”四位一体“跨域通办”格局已初具雏形,全市可实现超过600余项政务服务事项“跨域通办”。
多措并举下,江门逐步构建起线上线下高度融合的创新政务服务体系,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在2021年首届全省市县级政务服务标杆大厅评估中,江门市行政服务中心、蓬江区行政服务中心、台山市行政服务中心获评全省标杆大厅。
打造全流程电子化阳光交易平台
公共资源交易是我国国民经济与企业经营活动当中十分重要的一环,信息化的程度直接关系到产业链的综合效率与成本控制,也成为了对资源及产业领域全面升级与重构最直接的切入点。
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党组深知公共资源交易的透明化,就是依托数字政府改革建设让交易程序透明化。为切实推动公共资源交易数字化转型,该局坚持以信息化为支撑,以全流程电子交易为抓手,推动江门市公共资源平台整合、促进数据共享,为公共资源交易全流程电子化、数据共享互用夯实了基础。在全省率先实现辖区远程异地评标,在建设工程交易业务首推电子投标保函,上线“物理隔离、线上沟通”评审模式,新增远程终端硬件配置信息扫描分析功能,使交易项目全程公开透明、全程留痕、全程可追溯,有力促进公共资源交易法治化、规范化,营造良好营商环境,不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创造力,为广东省乃至全国公共资源交易工作提供了有益经验。
在推进公共资源“一网通办”方面,江门已完成统一身份认证任务和统一主题库、交易库的对接;在利用“省一张网”电子证书支撑服务方面,已完成“粤商通”数字证书系统联调,功能已上线使用。同时,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还在全省率先启用省库专家二维码扫码入场功能。在该功能的帮助下,省库专家在“粤商通”可通过人脸识别功能登录认证,并凭生成的二维码扫码验证入场。参评专家的信息可实时推送至省库专家系统进行线上管理,实时核验省库专家入场身份和进行数据动态化管理,从而确保专家身份的真实性、有效性、安全性。
为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还联动微信小程序功能开发了“江门投标派号”小程序。通过该小程序,代理机构人员可建立项目信息发起派号,投标人可通过微信线上取号,待收到信息提醒再到达开标室投标,不仅大大节省投标人在现场等候的时间,也确保招投标交易项目公平公正。
此外,为落实耕地数量、质量和生态“三位一体”保护,加快拆旧复垦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迅速搭建江门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自然资源指标网上交易系统(包括复垦指标和耕地储备指标交易),组织编制交易材料,规范全市自然资源指标交易管理,实现了江门市自然资源指标在规定行政区域范围内实行有偿流转,有效盘活农村低效、闲置和废弃建设用地。目前,江门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自然资源指标网上交易系统正计划纳入“全市一张网”,进一步提升全市指标交易管理水平,全面推动公共资源交易市场的阳光、健康发展。
采写:南都记者 罗韵姿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