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辽宁省国资委党委
辽宁能源集团铁法能源公司大平矿综采党支部在千尺井下重温入党誓词。
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服务生产经营不偏离,把提高企业效益、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作为国有企业党组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企业改革发展成果检验党组织工作成效和战斗力。作为国有企业,必须深刻认识、准确把握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的辩证关系,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实际行动推动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企业高质量发展,为加快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量。
坚持党的政治建设与构筑企业发展愿景深度融合
新时代国有企业取得的一切进步和成就,根本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在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重要论述的科学指引。我们要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全面领导不动摇,自觉践行党的意志、服务人民需要、执行国家战略,坚定朝着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进。
深刻认识国有企业根本属性。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国有企业的光荣传统和独特优势。党委要把握好国有企业政治属性和经济属性的关系,坚决澄清讲国有企业只讲经济属性、忽视政治和社会属性的模糊认识,坚决摒弃认为国有企业只要赚钱就行、少讲党的领导的错误观点,坚决纠正忽视党的建设优势、丢掉国有企业重视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光荣传统的错误做法,坚决反对借口同国际接轨、把党的领导和党建工作同生产经营对立起来、弱化甚至否定党的领导和党建工作的错误做法。基层党组织要把握好党建工作规律和中心工作特点,全面掌握职工群众构成及特点,坚持把围绕生产经营发挥党组织和党员作用作为切入点,围绕业务链条部署开展工作。
准确把握改革发展正确方向。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重要论述,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深刻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牢记“国之大者”,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自觉把握和运用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推动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确保企业发展到哪里、党的建设就跟进到哪里、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就体现在哪里,确保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落到实处。
持续优化公司发展战略。坚持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相结合,推动党的建设制度体系与规章制度有效衔接,全面推行党建工作要求写入公司章程,健全完善与战略目标一致、与发展模式匹配、与经营管理机制协调的党建制度体系。坚定不移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推动党的主张和重大决策转化为企业的战略目标,坚持高质量发展,切实提升国有经济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推动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向提供公共服务、应急能力建设和公益性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向前瞻性战略新兴产业集中。
辽宁交投集团运营公司桃仙公司沈阳站党支部迎战特大暴风雪。
坚持党的领导与完善公司治理体系深度融合
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是对我们党领导国有企业改革发展丰富实践的科学总结,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对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理论的重大创新。我们要把握好党委功能定位和具体权责,全面提升董事会建设质量、落实董事会职权,明确各治理主体权责边界,推动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更加成熟定型。
全面落实“两个一以贯之”。坚持加强党的领导和完善公司治理有机统一,把党的领导落实到企业决策、执行、监督全过程各方面,明确党组织的职责权限、机构设置、运行机制、基础保障等重要事项,维护党组织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的法定地位。坚持和完善“双向进入、交叉任职”领导体制,全面推行党委书记、董事长“一肩挑”。制定党委前置研究讨论事项清单,明确党组织研究讨论是董事会、经理层决策重大问题的前置程序。坚持和落实“四同步四对接”要求,坚决防止以深化改革为名,弱化党的领导、削弱党的建设。
处理好各治理主体的关系。正确处理党委和董事会、经理层等治理主体关系,结合不同层级、不同类型业务特点、股权结构、组织架构、管控模式等实际,探索完善基层党组织发挥作用的具体措施。有效划分各治理主体的权责边界,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实,董事会定战略、作决策、防风险,经理层谋经营、抓落实、强管理,共同形成权责法定、权责透明、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公司治理机制。董事会、经理层要自觉维护党委的领导作用,党委要尊重和支持董事会、经理层依法行使职权,做到不缺位、不越位,不相互替代、不各自为政,避免党委直接成为企业生产经营的决策和指挥中心。
切实提高治理效能。推进董事会建设,依法落实和维护董事会行使重大决策、选人用人、薪酬分配等权利,增强董事会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加强对董事会运行、董事履职的考核评价,形成符合企业特点、董事会功能定位的考核评价体系及激励机制。健全外部董事选聘和管理制度,拓宽外部董事来源渠道,选聘一批国有企业负责人及专业人才任职外部董事,董事会中外部董事原则上占多数。保障经理层依法行权履职,全面建立董事会向经理层授权的管理制度,依法明确授权原则、管理机制、事项范围、权限条件。健全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探索职工群众参与管理的有效方式。
坚持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与服务中心工作深度融合
没有脱离业务的党建,也没有脱离党建的业务,党建工作做实了就是生产力、增强了就是竞争力、做细了就是凝聚力。我们要把党的组织健全起来,把党员组织起来,把职工群众动员起来,不断激发强党建促发展的内生动力,切实把党建优势转化为国有企业的创新优势、发展优势、竞争优势。
构建严密党建网络。健全基层组织,扩大党的基层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在集团、下级企业、控股企业、上市公司、参股和混合所有制企业、投资项目等各层面构建党建网络,分别承担同各自定位相适应的主体责任。同步建立党的组织、动态调整组织设置,创新新时代国有企业“支部建在连上”方式,坚持以单位、区域为主,在党员流动性大的项目、党员人数少的基层一线,灵活设置联合党支部、流动党员党支部、临时党支部,持续深化示范党支部、“党建 ”等有效载体,为改革穿透基层提供组织基础和政治保障。混合所有制企业要根据国有股权比例、实际控制力等情况,明确党组织职责定位和发挥作用的机制。境外分支机构要因地制宜、灵活设置党的组织,不能成为党建工作的盲区。
加强党员队伍建设。按照“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的总要求,重视在生产经营一线、青年职工和高知识群体中发展党员,每个班组、每个网点都要有党员,注重把生产经营骨干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生产骨干。加强联系、重点培养技术能手、青年专家等优秀人才,及时吸收到党的队伍。严格党员日常教育和管理,落实好“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主题党日、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书记,坚持把最优秀的党员选拔到支部书记岗位,把书记岗位作为选拔企业领导人员的重要台阶。做好“僵尸企业”、破产企业党员组织关系接转、党组织隶属关系调整工作,防止出现“有党员无组织、有组织无上级”现象。
增强基层党组织生机活力。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扎实推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健全完善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机制,加强基础工作、基本制度、基本能力建设,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找准服务生产经营、凝聚党员职工群众着力点,开展“共产党员先锋工程”,通过设立党员责任区、党员示范岗、党员突击队、党员服务队等形式,引导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创先争优、攻坚克难,争当生产经营的能手、创新创业的模范、提高效益的标兵、服务群众的先锋。注重运用大数据、“互联网 ”等网络信息化手段和新媒体平台,增强组织活动和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吸引力、实效性。
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与市场化选人用人深度融合
搞好国有企业,关键在党、关键在人,人才是第一资源,是企业改革发展的重要源泉,一流的企业必须拥有一流的人才。我们要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干部人才成长规律,培育造就政治上、能力上、作风上、纪律上都过得硬的国有企业领导人员队伍,培养、引进、用好用活各类人才。
精准科学选人用人。全面落实“20字”标准,对政治不合格的一票否决。实施经理层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围绕企业功能定位、主责主业、发展战略,选拔使用懂经营、会管理、善决策,有国际视野、战略思维、专业能力的干部,保证专业能力覆盖主营业务。统筹抓好科技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和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综合利用各类激励手段,探索创新“柔性引才”、“带土移植”等方式,引进留住用好关键岗位人才。对特殊紧缺的顶尖人才,可以建立健全“一人一议”、“一事一议”的支持机制,给予更大力度政策保障。
加大培养锻炼力度。按照“政治家 企业家”培养方向,加强国有企业领导人员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确保政治素养、理论水平、专业能力、实践本领跟上时代发展步伐,适应建设世界一流企业需要。探索企业内部领导人员交流任职制度化规范化,以正职和优秀年轻干部为重点,运用竞争上岗、公开招聘、公开遴选等机制,在所属重要企业、困难企业等吃劲负重岗位经受摔打,在开拓市场、推进改革、专项攻坚等一线前沿经受考验,赋予优秀年轻干部成长的预期空间,对业绩突出、攻坚有果、敬业奉献的要不拘一格、大胆使用。
激励干部人才担当作为。坚持严管和厚爱相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给予优秀干部人才应得的政治荣誉,推荐参评中央和地方各类荣誉称号。探索企业领导人员市场化选拔、考核和激励机制,保障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刚性兑现,党组织要支持董事会按照经理层签订的岗位聘任协议、经营业绩责任书,做到“业绩升薪酬升、业绩降薪酬降”。健全党管干部、党管人才、选贤任能制度,推动建立区别于党政领导干部、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和企业家成长规律的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管理机制,完善并落实好尽职合规免责事项清单,合理划定界限,旗帜鲜明地为敢作敢为、担当负责的干部撑腰鼓劲,激励保障企业家勇于开拓创新。
坚持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与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度融合
现在国有企业所处的社会环境、经营环境发生很大变化,职工队伍结构呈现出许多新特点,思想政治工作如果跟不上,就会散了人心、乱了队伍。我们要坚持与时俱进、守正创新,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强化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推进企业文化建设,汇聚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的强大正能量。
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作用。发挥党的政治优势,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彻到企业改革发展各方面、各环节,注重在企业愿景、文化观念、价值观念、企业精神、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历史传统、企业制度、文化环境、企业产品中总结提炼企业核心价值观。通过选树“时代楷模”“企业楷模”雷锋精神、“抗击疫情先进典型”,深入传承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等优良传统。坚持把党性党风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企业精神教育融入核心价值观教育,纳入党建活动和宣传工作,利用报纸、门户网站、“两微一端”、短视频等媒介广泛宣传,营造培育企业核心价值观的浓厚氛围。
创新思想政治工作。坚持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形式,同生产经营管理、人力资源开发、企业精神培育、企业文化建设等工作结合起来,在思想上解惑,在精神上解忧,在文化上解渴,在心理上解压。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注重解决党员工作困难,增强党员荣誉感和归属感。健全落实领导人员基层联系点、党员与职工群众结对帮扶等制度,定期开展思想动态分析,有针对性做好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注重在企业改革重组、化解过剩产能、处置历史遗留问题等过程中,深入细致做好思想工作,及时消除容易诱发政治问题特别是重大突发事件的敏感因素、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各种政治隐患。
推进文化体系建设。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企业文化建设,树立“党建就是最好的企业文化”,梳理企业发展史,总结发展经验及成就,注重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形成集合经营理念、经营目的、经营方针、价值观念、经营行为、社会责任、经营形象的企业文化。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坚持以企业家精神驱动企业文化创新,在文化建设中发挥表率作用、彰显工匠精神、勇于担当使命、自觉开拓创新,破解文化落地难题。构建有利于文化建设的体制机制,不断满足职工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以新的形式、新的内容丰富和发展企业文化的内涵与外延。
坚持党内监督与健全监督考核体系深度融合
国有企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事关改革发展全局,事关党的形象,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我们要坚持严的主基调,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推进正风肃纪反腐,完善考核评价体系,拓展监督途径,形成监督合力,增强监督效能,推动管党治党、治企兴企两手抓、两促进。
完善内部监督体制。坚持以党内监督为主导,健全党委顶层谋划、董事会全面领导、职能部门协同配合的监督管理体制,统筹善用纪检监察、巡视巡察、财务、内审、内控等各类监督手段,形成有机贯通、相互协调、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监督合力。强化日常监督管理,深化“靠企吃企”专项整治,加强对关键岗位、重要人员特别是“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等“关键少数”的监督,强化对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资产聚集等重点部门和单位的监督,突出“三重一大”决策、工程招投标、改制重组、产权变更和交易等重点环节的监督,严肃查处侵吞挥霍国有资产、利益输送等违纪违法问题。
加强和改进巡视巡察工作。坚持把巡视巡察工作作为党内监督战略性制度安排,聚焦全面从严治党,发现问题、形成震慑,倒逼改革、促进发展。抓好巡视巡察整改和成果运用,强化整改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结合实际加强党的建设,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有效防范化解各类风险。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深挖细查隐形变异“四风”问题,精准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一体推进“三不腐”,深化标本兼治,不断取得更多制度性成果和更大治理成效。
强化党建工作责任制考核。围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党中央决策部署及上级党组织重点工作安排、企业经营发展目标任务,按照各有侧重、同向发力的原则设置考核指标体系。党建工作责任制考核侧重抓党建促发展实效,突出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实,履行管党治党责任、推动改革发展的各方面情况;经营业绩考核侧重经营任务完成情况,突出企业净利润、利润总额、营业收入利润率、资产负债率、研发投入强度、全员劳动生产率“两利四率”等经济效益指标。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党建工作责任制考核结果等级与企业领导人员薪酬激励、评先选优、选拔任用挂钩。
来源|《国企》杂志2022年10月号(下半月刊)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