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评论:党建赋能融合提升 共同缔造美好家园(党建赋能业务,共建推动融合)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确立的“努力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奋斗目标,鼓舞人心、催人奋进。在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中,王蒙徽书记强调,要以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共建共治共享”的城乡社会治理体系为目标,广泛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发动群众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竹溪县认真贯彻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大力实施“党建赋能 融合提升”工程,共同缔造美好家园,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全省山区“乡村振兴先行区、绿色崛起示范县”建设步伐。

一、突出“思维破冰”,以“党建赋能,融合提升”,共同缔造美好家园,引领乡村振兴突围

实施“党建赋能,融合提升”工程,共同缔造美好家园是以发展思维贯彻战略部署的应时之举。乡村要振兴,党建必先行。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就是要从发展动能来入手布局,把党建引领作为谋划振兴的“指南针”,促进党建工作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使党建的优势、资源、活力转化为乡村振兴的长板、底板、新板。通过压实责任、凝聚合力,引导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湖北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十堰建设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目标定位上来,以组织之力、干部之力、人才之力凝聚发展之力、增强发展之效,全力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各项任务落实落地。

实施“党建赋能,融合提升”工程,共同缔造美好家园是以变革思维强化党建引领的关键之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就是要对“引领什么”“如何引领”进行破题,党建赋能就是持续强化党建“引领力”,不断提升基层组织的政治引领、党员干部的先锋引领、优秀人才的智力引领,形成党建引领推动“五大振兴”全方位发力的生动局面;融合提升就是持续强化党建“聚合力”,构建党委统筹、部门联动、工作融合、协力振兴的工作格局;共同缔造持续强化党建“执行力”,推动人力、物力、财力下沉基层,着力破解发展难题,为乡村振兴注入“领跑”动能。

实施“党建赋能,融合提升”工程,共同缔造美好家园是以创新思维激发振兴动力的现实之需。思路一变天地宽。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就是以载体抓手创新带动振兴创新发展,解决“谁来振兴”“靠什么振兴”“如何振兴”现实问题,要以组织振兴为龙头,提升县乡村三级组织引领振兴的能力,激发乡村干部推进振兴的主责、主体、主角意识,变“要我干”为“我要干”。通过组织联合、资源聚合、工作融合,变群体“思路”为振兴“出路”,以“大党建”推进“大振兴”的制度机制。

二、突出“行动破局”,以“党建赋能,融合提升”,共同缔造美好家园,蓄积乡村振兴动能

锚定目标任务,共同缔造“六个家园”。一是共同缔造产业家园。构建以县城规划区为引领的“产城融合发展带”,以水域资源为主的“金山角”,以山场资源为主的“银山角”,以康养资源为主的“国心氧仓”,推动建设以茶叶、生漆、贡米、中药材、木本油料等为主的特色产业基地。围绕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建设以汇湾为中心的“党建 贡茶产业链”党委、以中峰为中心的“党建 贡米产业链”党委,初步建成12000亩智慧茶园,同步推进产业链党委“智慧大脑”建设。坚持共同缔造理念和方式,以龙坝、水坪、兵营等五个示范片区功能型联合党组织为引领,统筹整合资金5400万元,推动美好家园建设。二是共同缔造生态家园。切实守牢护好绿色生态这个家底,深化“共抓大保护当好守井人”活动,大力开展全民绿化行动,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深入推行河湖长、林长制,全面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五年提升行动、绿化亮化净化全面提升、乡村清洁能源建设工程,努力在“绿水青山”量化、交易、增值等方面率先破题,将竹溪打造成鄂渝陕毗邻地区生态涵养、生物多样性繁育、碳中和、碳交易中心。三是共同缔造宜居家园。紧紧抓住规划引领,不断健全乡村规划建设体系,建成一批综合发展型、商贸物流型、文旅融合型、康养旅居型、田园观光型特色镇特色村,推进美丽乡村“满天星”计划和富美片区建设,打造100个以上美丽乡村。四是共同缔造人文家园。致力发挥党建统领作用,实行“党建 乡建、村建(社建)、家建”一体推进,积极打造乡村文化品牌,建好“乡村会客厅”“邻里守望站”,以“全域、全员、全民”理念,推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首创必成。五是共同缔造和谐家园。积极顺应基层治理体系变革,深入开展平安乡村建设,大力推进移风易俗,加快实施数字乡村建设发展工程,扎实开展信访矛盾纠纷攻坚行动,持续完善“一事一巡回”“订单式”新型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着力创建“全国信访工作示范县”。六是共同缔造幸福家园。着眼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快建设城乡“教共体”“医共体”“养共体”等公共服务共同体,建成便民快捷的医疗圈、健身圈、养老圈、生活圈,推动民生福祉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

明确路径引领,全面践行“五共理念”。一是察民情、听民声,力求决策共谋。通过建强基层党组织,发挥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积极打造“众人来商量”议事平台。结合开展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推行“党建 ”“乡建 ”“村建 ”“家建 ”的发展思路,共研共推“擦亮小城镇”、特色小镇、富美片区、美丽乡村建设等项目,充分激发乡村(社区)居民参与乡村建设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二是聚民心、借民力,推动发展共建。围绕乡村“怎么建”“建成什么样”“由谁来建设”“建后谁来管”,充分激发乡村(社区)居民的“主人翁”意识。坚定践行群众路线,在乡村振兴产业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乡风文明、移风易俗、文化建设、党的建设等方面,积极发动群众从身边和房前屋后的实事小事做起,广泛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变“你和我”为“我们”、变“靠政府”为“靠大家”,形成协力共建良好格局。三是集民智、立民约,实现建设共管。着眼强化全过程监督管理,广泛推行“代表群众选、项目代表定、建设群众帮、建后大家管”工作法,组建县投、乡投、村投共同经营乡村建设,建立健全“爱心积分机制”及志愿者积分机制,全面增强群众共管的自主性、自觉性。四是强民主、重民评,坚持效果共评。始终将村民“答应不答应、认同不认同、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作为工作标准,以建设意愿是否共同征集、建设内容是否共同商议、建设方案是否共同研究、建设过程是否共同参与、建设效果是否共同评议为侧重点,建立健全乡村建设开展情况评价标准和评价机制、共同缔造“以奖代补”机制,推动共同缔造美好家园向纵深发展。五是保民利、惠民生,做到成果共享。全面实施共同造缔“美丽乡村 数字乡村 共富乡村 人文乡村 善治乡村”建设,让人民群众通过入股、就业、创业、管理、参与等方式参与美好家园建设,在农村变美、农业变强中得到实实在在的“红利”,不断提升获得感、满意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坚持群众主体,牢牢把握“三大要领”。一是走好群众路线,把握商量要旨。着眼把“商量”落到实处小处、常处细处,建立商量召集人制度,切实做到“勤商量”;以全过程协商为目标,建立协商于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的机制,切实做到“善商量”;坚持让群众当主角,议事前公开议题,议事中平等商量,议事后执行决议,切实做到“真商量”。二是站稳群众立场,加强实践创新。坚持就近便民原则,把商量平台建到乡村社区,把商量场所从会议室搬到田间地头、街头巷尾、楼栋庭院,实现为群众商量,在群众中商量。坚持推行分类别、差异化商量,注重吸纳威望高、办事公道的老党员、老干部、乡贤代表、群众代表和“两代表一委员”参与商量,切实增强商量的针对性、实效性。三是维护群众利益,提高活动质效。坚持选题从群众中来、调研到群众中去、商量请群众参加、成果请群众评判。让“商量了多少次”“商量了什么”真正转化为“商量出了什么效果”“商量解决了哪些问题”,为人民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商量成果。

三、突出“机制破障”,以“党建赋能,融合提升”,共同缔造美好家园,保障乡村振兴实效

责任链条化,拧紧“压力阀”。完善县乡村三级联抓工作机制,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链条,为共同缔造建设美好家园,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突出书记抓、抓书记,通过任职谈话、干部考核、党建述职等,重点了解书记抓乡村振兴履职情况,对不重视、不作为、进度慢的进行警示约谈,以党建责任落实推动乡村振兴责任落地。

任务项目化,绘制“施工图”。县级层面紧扣任务清单,建立工作台账,实行挂图作战。建立“专班 专项”项目推进机制,定期开展项目拉练,定期通报情况,及时解决问题,以项目突破推动共同缔造美好家园推动乡村振兴工作破局。

考核精准化,用好“指挥棒”。结合“1 N”目标长工作责任制和“突围九问”活动,强化考核结果的运用,树立奖优罚劣、争先晋位的鲜明导向,形成“干部到乡村振兴一线去、优秀干部从乡村振兴一线来”的良性循环。建立典型引领品牌提升机制,深入挖掘县乡村各个层级共同缔造美好家园,培育一批乡村振兴示范点,加大宣传选树力度,讲好抓党建促振兴的“竹溪故事”。

稿源:荆楚网

作者: 李伟(竹溪县委常委、组织部长 )

责编:杨虹磊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3年2月22日 上午11:10
下一篇 2023年2月22日 上午11:2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