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项笔记:范围管理

一、概述

过程:规划范围管理、收集需求、定义范围、创建WBS、确认范围、控制范围

高项笔记:范围管理高项笔记:范围管理高项笔记:范围管理

主要工作:明确边界、对项目执行工作进行监控、防止范围蔓延

高项笔记:范围管理

产品范围(偏技术)、项目范围(偏管理):产品范围是项目范围的基础

项目范围衡量基准:项目范围说明书、WBS和WBS词典

高项笔记:范围管理

二、规划范围管理

任务计划可以是详细或概括的、可以是正式的或非正式的

三、收集需求

工具技术:访谈(一对一或一对多)、焦点小组(群体访谈、互动式讨论)、引导式研讨会、群体创新技术、群体决策技术(一致同意、大多数原则、相对多数原则、独裁)、问卷调查、观察、原型法、标杆对照、系统交互图、文件分析

需求跟踪:正向跟踪、反向跟踪

高项笔记:范围管理

需求跟踪矩阵:进行中、已取消、已推迟、新增加、已批准、已分配、已完成

高项笔记:范围管理

四、定义范围

项目范围说明书:产品范围描述、验收标准、可交付成果、项目的除外责任、制约因素、假设条件

作用:确定范围、沟通基础、规划和控制依据、变更基础、规划基础

五、创建WBS

工作包:最小工作单元,最小元素是活动,880原则(至少8小时,最大不超80小时)

高项笔记:范围管理

WBS词典:

分解:识别和分析可交付成果及相关工作、确定WBS结构和编排方法、自上而下逐层细化分解、为WBS组件定制和分配标识编码、核实可交付成果分解程序是否恰当。

方式:生命周期、可交付成果、外包

树形结构(小项目)、表格形式(大项目)

8个注意事项:必须是面向可交付成果的、符合项目范围、支持计划和控制、有且只有1个人负责、4-6层、包括项目管理工作、所有干系人参与、非一成不变的

六、确认范围

确认范围与质量控制的不同:

1、可交付成果得到客户或发起人接受/可交付成果的正确性

2、阶段末进行/确认范围前进行

3、外部干系人检查/内部检查

七、控制范围

影响导致范围变更的因素

变更是否已经发生

范围变更发生时管理实际的变更,是按照项目变更控制的过程进行处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2年5月29日 上午9:11
下一篇 2022年5月29日 上午9:1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