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乡村振兴的号角吹响。三年来,南粤乡村大地上涌现出了一大批推进乡村振兴的先进典型,谱写了一个又一个的动人故事。“广东乡村振兴”微信公众号及官方网站特别推出【广东乡村振兴百佳实践案例】专栏,展现广东推进乡村振兴的实践成果,总结一批可复制、可推广、可借鉴、可落地的经验做法,以期为各地在新征程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参考,为广东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当好“两个重要窗口”作出“三农”战线新的更大贡献。
为更好保障支持推动乡村振兴工作,广东从2018年年底开始实施涉农资金统筹整合改革,聚焦六个层面,集中全力办大事、办实事、办好事,总体上实现了“三个转变”,即从“要我统筹”向“我要统筹”转变,从“单兵推进”向“集团作战”转变,从“钱等项目”向“项目等钱”转变,大大提升了财政支农政策效果和涉农资金使用效益,推动改革不断取得新成效、新突破。
梅州市梅县区统筹6900万元,推进石窟河沿线美丽乡村建设,吸引了计划投资50亿元的康养文旅综合体项目落地。
(一)着力保障重点工程。各市县按照乡村振兴重点工作部署,围绕考核清单、当地短板弱项以及群众的急事、难事,将有限的涉农资金集中用于解决重点问题和重大民生工程。韶关市统筹各级涉农资金3.3亿元推进泥砖房整治,拆除破旧泥砖房71.6万间,完成应拆总数的96.7%;云浮市统筹各级涉农资金1.4亿元用于中小河流治理,拆除9座影响防洪安全的小水电站、拦河闸坝。
(二)着力推动乡村振兴。各市县结合本地生态、产业、旅游、文化等资源,通过政策集成、资金统筹、资源集聚、项目互补等方式,集中连片建设,打造一批乡村振兴亮点。茂名市统筹2.4亿元,带动社会投资超过4亿元,建设43公里的“锦江画廊”碧道;梅州市梅县区统筹6900万元,连线连片推进石窟河沿线美丽乡村建设,吸引了计划投资50亿元的康养旅游综合体项目落地;英德市统筹2.2亿元建设西牛镇乡村振兴样板区,将土地整合治理与农田建设、农业产业发展、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带动村集体和村民增收。
(三)着力抓好抗疫稳产。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各地统筹涉农资金11.2亿元用于脱贫攻坚、春耕生产、稳产保供、人工养殖野生动物处置等方向,将农业基础打牢打实。梅州市安排3710万元用于精准扶贫引导发展项目贴息、生猪稳产保供、“菜篮子”工程等;郁南县安排350万元用于扶持人工养殖野生动物产业扶贫项目转产。
(四)着力提前谋划项目。各市县积极落实预算管理改革精神,牢固树立“先谋划事,再安排钱”的意识,主动加强项目前期经费投入,强化项目库管理。南雄市安排2000万元用于项目前期工作,并建立项目库动态调整机制,按照项目成熟度实行“阶梯式”分级管理,“真干的真安排,干好的多安排”,引导项目单位分步推进前期工作,截至目前已储备项目近百个,规模达10亿元。
(五)着力整合财力资源。各市县在用好省级涉农资金的同时,将本级预算安排与涉农资金一并整合,形成干事创业新合力。新兴县统筹省级涉农资金2.1亿元、县级资金1.5亿元、新增债券资金1.1亿元投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四好农村路建设等。
(六)着力简化审批模式。各市县积极探索创新审批模式,精简审批流程,实现涉农项目建设“速度快、质量好、成本低”。惠来县出台简化农村项目建设流程指导意见,对进村入户的小型工程推行“小工匠”自建,平均工期缩短3个月,节省成本40%;南雄市设立小额建设工程项目施工企业库和造价监理中介服务机构库,实行择优入库、公平选取、强化监督、动态管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