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国企增强“五力”的措施与原则(国企如何增强五力)

●观点

《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探索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增强国有经济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以下简称“五力”),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国有企业要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加快推进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切实增强“五力”,着力实现党建质量、经营质量、发展质量、品牌质量全面提升。

增强“五力”的措施

竞争力。强化战略导向,聚焦经济发展定位,加快科学制定发展战略,使之成为企业发展的指引;加快资产结构调整优化,加大资本运作力度,提升净资产收益率,增强整体盈利能力;坚定落实目标计划,逐条推进落实,推动成本竞争力不断提升进位;以市场化为导向,加快人力资源结构、激励分配机制、选人用人等方面的改革力度;激发投资项目资本活力,围绕战略布局,选好项目,防范风险。

创新力。整合平台资源和技术力量,建立创新平台和技术创新团队;制定生产技术、设备重点项目计划,配套科研资金,提升技术创新成效;加快建立现代综合信息管理系统,提升创新质量和效能;加大技术集成创新,形成自有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提升技术装备水平,优化作业方式。

控制力。强化创新管理,树立绩效导向,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优化能力结构,提升专业实力,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和中心任务苦练内功,使国有企业在国际上成为同行业内的领军企业,从而形成一定的控制力。

影响力。从系统论出发优化目标管理,统筹推进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稳步提升;建立完善风险控制体系和评价体系,防范生产运营、安全环保、党风廉政等重大风险发生;建立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提升产品市场影响力;加快建设企业社会责任体系,提升企业形象。

抗风险能力。做精存量、做大增量,优化优良资产配置,巩固和扩大公司整体盈利能力;加快资源获取进度和开发力度,提升原料自给率;加快企业融资结构调整,做大发展资金,增强整体盈利能力;深化所属企业市场化改革,落实好市场主体责任,促进企业自主经营、自我革新;建立业绩考核评价体系,用价值来衡量企业的经营管理成果,造就“生命型企业”;树立数据安全也是效益理念,提升企业信息化方面的抗风险能力;整合企业法律事务管理人员力量,发挥法律事务管理团队优势。

增强“五力”的原则

坚持党建引领。创建科学完善的党建管理工作内容指导体系,推进特色党建管理工作。通过党建创新营造企业创新的环境氛围,促进企业形成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体系构建,不断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坚持全要素对标。按照“对标倒逼成本,成本倒逼管理,管理倒逼改革”的思路,深入剖析企业在产业布局、生产组织、管理体系等方面的差距,逐条推进落实,夯实提升整体竞争力的基础。

坚持安全环保优先。运用多种风险管理方法,实施风险分级防控,运用先进安全管理工具,多措并举实施隐患排查治理,狠抓安全管理。要以技术创新为先导,以资源能源节约和高效利用为抓手,在生产过程中提高绿色发展水平。

坚持底线思维。强化法律管理的顶层设计,构建法务管理体系;做好重大投资、重大项目、高风险业务决策的专项风险评估,完善风险评估常态化机制;建立集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应对等为一体的风险管理与内控运行机制,增强抗风险能力;做精存量、做大增量,优化优良资产配置。(耿荣柱 曹宇)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3天前
下一篇 3天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