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起来高大上的教育课题真的有用吗?(教育类的课题)

又到了一个学期结束的时候,也是一线教师各种评比收获的季节。各种论文、课题的奖项纷至沓来。

课题研究对教师教学有用吗?

有用,评职称有用,其他的真没用。很多老师东抄抄西抄抄,拼凑出一篇论文乃至课题,等证书拿到后,连课题的题目都不记得了。你说这样的课题研究有什么意义?对教学又有什么帮助,甚至为了完成这种论文课题,耽误了多少正常教学的时间,做了多少误人子弟的事情?

当然了,我说的是对教育没有意义,对于利益相关的人的还是很有意义的。

看起来高大上的教育课题真的有用吗?(教育类的课题)

像这种拿到浙江省一等奖的课题,所谓大单元视域、任务群这样一些看起来高大上的理念堆砌的课题,写的很好,很漂亮,有多少实际价值?有多少推广价值?真的有老师上课会用吗?最多也就是公开课、比赛课做做样子罢了。

最后的结果就是课题选得越大,问题研究就越复杂,课题申报越来越高,论文越写越空,成果越来越偏离实践成果。

看起来高大上的教育课题真的有用吗?(教育类的课题)

这些市级的乃至省级的立项课题,是否合适中小学教师,特别是农村中小学教师去研究?一线教师是搞教学为主还是搞教科研?如果一线教师都能搞教科研,搞的很好,那要那些大学教授,教学专家干什么?结果 这样的课题,教科研管理部门竟然立项并能结题,还能得个好奖次。

假大空的课题研究,对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几乎没有任何的推动作用,而是把中小学教科研引到了邪路上,让大家认为:中小学教师的教科研就该是这个样子,于是,中小学教师和管理者似乎都认为:教科研就是花架子,无用!但是,却与中小学教师的切身利益——职称紧密相连,老师们只能一边抱怨一边积极参与其中。课题研究本应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教学质量提升的好事情,却成了教育事业发展的人为障碍,中小学教师、基层教育管理者无不痛斥课题研究浪费了教师精力、耽误了教学质量提升,这是不是应当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稍有常识的人们不禁要问:既然明眼人一眼就看出这样的课题与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无用,为什么还能大行其道?有人愿意申报,有关部门还能给立项、结题?

笔者的理解,主要原因是课题管理部门远离教育教学实际,不懂得教育教学管理的实际。据了解,不少教科研部门,特别是市级以上的教科研管理部门的管理层和工作人员,没有从事过中小学的教育教学管理,有的仅做过教师,有的甚至连教师都没做过,基层经验几乎为0,不了解中小学教育教学的实际是什么,坐在玲珑剔透的象牙塔里,倾向于标新立异的理论研究,本身就是理论研究者,也是理论研究的受益者。他们喜欢理论,搞不懂教育教学实践的实际需要。一旦课题紧密结合了中小学教育教学实际,这些理论家们可能会非常失落,因为他们不知道该怎么去做教育教学的专家——这是一个他们非常陌生的领域。这仅仅是笔者个人的揣测,或许还有其他更深层次的原因。比如,或许需要高大上的形象政绩?或许这是一种潮流?

那么,中小学课题研究真的没有用吗?当然不是!切合中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实际的课题研究对教育教学的促进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是中小学教师“一缸水”的活水源头。只有教科研管理者树立了正确的指导思想,课题研究的正向作用才会发挥出来,否则,只能成为舆论抨击的对象。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4年6月20日 上午9:01
下一篇 2024年6月20日 上午9:1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