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点评:充分发挥党建引领在社区治理中的关键作用(党建引领在社区发展治理中的重要作用)_1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公共管理教研部副教授 汪仲启

社区虽小,但连着千家万户。小小社区是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根本,也是国家长治久安的根基。社区是国家治理体系总体格局的重要一维,是城市治理体系的基本单元,其治理成效影响面最广,群众感受最直接。我国国家治理体系的一个优势就是把城乡社区基础筑牢,而强调党建引领则是这一优势得以充分发挥的关键所在。

社区虽小,但要素复杂,形成稳固高效、协调运转的治理体系并不容易。社区治理有其内在规律,既不同于平等主体之间以契约和交易关系为基础的经济活动,也不同于科层主体之间以命令和任务体系为主干的行政管理。在我国的社区治理中,居委会、业委会、物业公司、居民业主等诸类主体大致平等,但又不适用典型的契约关系。单纯的交易逻辑或管理逻辑在社区治理中都是低效乃至无效的。但有了基层党组织的有效引领,“三驾马车”就可以协调运转,居民群众就可以有序参与,社区善治就有了主心骨。

下面,以上海市浦东新区张江镇藿香路居民区下辖的张江汤臣豪园三期为例,谈谈“三驾马车”如何协调运转。

治理主体要协同。如果说居委会相当于“钢琴”,发挥协调功能,确保实事项目有序推进;业委会相当于“萨克斯”,突出对民情民意的“收声”“发声”特征,奠定群众基础;物业公司类似于“鼓”,强调服务节奏,提高实施效率。那么居民区党组织特别是党支部书记,就相当于这支乐队的“总指挥”。只有指挥有方,一支乐队才能有条不紊、各司其职、运转协调,演奏出和谐美妙的乐章。汤臣豪园小区的“三重奏”之所以能够奏出美妙的乐章,根本原因就在于党建引领坚强有力,从而带动“三驾马车”协调运转,各方面有序参与,形成了一个有力的基层治理共同体。

治理力量靠组织。小区里能人达人众多,组织好了就是一支强大的自治力量,组织不好轻则资源浪费,甚至有可能成为工作中的“反对派”。业主委员会是小区物权治理的总代表,掌管着小区的“经济大权”,其人选把关和团队组建往往关系到小区治理的成败。业委会成员的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是首要因素,而业委会团队则需要注重多样性与专业性相结合。汤臣豪庭在业委会建设中,选人注重公道正派,组建团队注重专业多元,广泛吸纳了工程、财务、电气等领域的专业人才。此外,小区还有一支30余人的专家顾问团,有大学教授、企业高管、资深律师等各行各业的精英。这些人当中,有的当初是“拍着桌子进来的”,对居民区“两委”并不信任,但党组织并未将他们拒之门外,而是主动邀请他们积极参与、建言献策;有的是没有很多时间常态化参与小区公共事务,于是党组织书记请他们灵活参与,随时“开门纳谏”。

积极行动靠带领。有效治理首先意味着能够高效处理公共事务,基层治理是否有效,根本上要在“事”上见真章。在一个大规模、结构复杂的治理体系中如何组织有效的集体行动,一直是中国基层治理现代化所必须要解决的一个基本问题。党建引领之所以成为中国基层治理的有效“密码”,重要原因就在于基层党组织能够团结带领人民群众和各类其他组织,积极开展集体行动,共同解决公共事务,让基层治理“办得成事”。相比于不少居民区,由于党建引领不够坚强有力,导致治理僵局乃至治理瘫痪,汤臣豪园小区连续七年,坚持“为业主办实事”,每年要为居民办10项实事。这显示出,在党组织的带领下,小区各类治理主体以及全体居民业主能够有效地创造集体行动,以治理共同体推动美好家园和生活共同体建设。在推动解决小区停车难、公共收益少、设备设施更新难等实际问题的基础上,居民区党组织的政治能力、组织能力和公信力得到提升,居委会、业委会、物业公司“三驾马车”的履职能力得到锻炼,能人达人、居民骨干的能动性得到发挥。更重要的是,通过组织有效的集体行动,小区一盘散沙、各自为政,甚至以公谋私、各自为战的状态被一扫而光,全体居民业主的主人翁意识和归属认同感得到极大提升。在其中,居民区书记就像一位培育公共性和集体行动的“园丁”,通过辛勤的播种、施肥,让一粒粒积极行动的“种子”破土而出。

治理长效靠规范。小区既是住宅和设施的组合,也是各类财产、收益、资金、项目的聚合,还涉及到各类组织与居民业主的磨合。也就是说,小区是一个涉及到“人”“财”“物”等多种要素的综合体,不同要素之间的组合形式与权利义务关系就构成了小区治理体系的底座。如果说党建引领是这个治理体系高效运转的“能量源”和“润滑剂”,那么制度规范就是这个体系得建立和维系的“地基石”与“顶梁柱”。无规矩不成方圆,党建引领“三驾马车”的协调运转与积极行动,离不开制度机制的保驾护航。例如,为了广泛听取居民业主的意见建议,汤臣豪园小区建立了包括公众号、微信群等线上渠道,以及楼组长、顾问团等现象渠道等各类信息沟通制度。有顾问团和楼组长坦言:“小区里年轻人多,有些年轻人有意见可能不好意思去找居委,就可以找我们,我们同住一个楼栋,同在一个楼组群,随时可以联系”。为了避免业主上门求助被居委会、业委会、物业公司三方“踢皮球”,汤臣豪园小区里建立起三方联席会议制度,每个月党建引领“三驾马车”联合接待业主,听取有关意见,解答有关问题。为了避免以权谋私以及小区工程项目上的公信力损失,小区建立了完整的信息公示制度,将所有收支信息、实事项目信息等上墙公布,接受全体居民业主的监督。

小区治理是国家治理的“最后一公里”,涉及人民群众利益的大量工作,主要发生在基层社区。发挥好党的领导的制度优势,一项基础性工作就是在社区治理中,进一步完善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的体制机制,进一步提升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的能力本领。在社区治理领域中,总结好相关经验,探索出一条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有效路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4年5月29日 下午9:49
下一篇 2024年5月29日 下午10:0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