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宇红 – 十年合力,阻击肉瘤(周宇红简历)

周宇红 - 十年合力,阻击肉瘤(周宇红简历)

六 三 〇

这是一次旷日持久的

寻医之旅

晔问

问尊严,问名声

问灵魂,问态度

……

READ ON

周宇红

十年合力,阻击肉瘤

周宇红 - 十年合力,阻击肉瘤(周宇红简历)

人 物 介 绍

周宇红 - 十年合力,阻击肉瘤(周宇红简历)

周宇红,中山医院肿瘤内科主任医师,博士。主要专长为骨与软组织肉瘤、胰腺癌、淋巴瘤的诊治,拥有精湛的诊疗技术。

周宇红 - 十年合力,阻击肉瘤(周宇红简历)

1

1992年,周宇红从上海医科大学毕业,进入中山医院内科工作。目睹白血病、淋巴瘤、骨髓瘤等患者在生死线上摇摆,她选择攻读血液科研究生,直到2006年去美国MD Anderson癌症中心做访问学者,这位清雅的女医生当时以为这一生都要跟淋巴瘤、骨髓瘤死嗑了。

然而,既定的职业轨迹却在回国后发生了改变。当时中山医院新组建的肿瘤内科急需年富力强的人才,她加入这个新的团队,也接受了从专业上进行转型的挑战。

周宇红至今还清晰地记得她第一次接诊的肉瘤患者。那是一个20多岁的小伙子,刚从大学毕业不久,对事业和人生充满着渴望。他在接受大腿肿瘤切除术后被确诊为未分化肉瘤,虽然经过放化疗,依然出现了局部复发和肺转移。在疾病的痛苦折磨下,他并没有放弃自己的追求,每次就诊时会和医生分享他的人生规划,一边接受治疗,一边自学研究生课程。那种对生命的渴望深深地打动了周宇红。她开始学习软组织肉瘤的相关知识,查找国内外相关的文献。

和小伙子一起抗争肉瘤的两年多时间,周宇红开始意识到这个肿瘤的复杂和难治。作为发病率仅占成人恶性肿瘤1%的罕见肿瘤,软组织肉瘤的病理类型却多达五十多种,每一种类型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和治疗转归都具有特殊性,有些疾病的名称许多医生都没有听说过,由于其少见且每个个例各具特色,使得每一个肉瘤病例的处理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当时,国内的肉瘤治疗基本上是靠外科医生的一把刀,综合治疗的理念还没有像十年后的今天这么普及,由于传统的化疗对大多数肉瘤疗效有限,肿瘤内科医生在这类疾病诊治中的地位很低,国家对少见肿瘤研究的投入资源极少。当时翻开内科肿瘤学专著,骨与软组织肉瘤都仅占很小的篇幅,往往都是些概述性的介绍,缺乏对每种疾病类型的详细剖析。没有更多的病例和专业资料可参考,许多肿瘤科医生对肉瘤不敢或没有兴趣涉足,患者生命的希望因此十分渺茫。

幸运的是,周宇红碰上了她的前辈和老师——德高望重的肿瘤医院师英强教授和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姚阳教授,也找到了可以学习肉瘤专业知识的专著——由王坚教授和朱雄增教授主编的《软组织肿瘤病理学》成了她的指路明灯,遇到的每一位患者她都去对照书中所述,看病理怎么论述,自己的判断对不对,应该如何治疗才是合理的。五百多页的书,几年下来封页都被她翻烂了,但每次学习到的知识都令她欣喜。除了向国内其他的前辈学习,周宇红又如饥似渴地查阅美国指南、欧洲指南以及国外的各种文献资料。

归功于在大内科和血液科打下的扎实的内科学基础和综合能力,周宇红很快找到了自己的底气。“我觉得自己是“爱上了这种肿瘤”。她决定,拼尽全力,向肉瘤宣战!

周宇红 - 十年合力,阻击肉瘤(周宇红简历)

2

软组织肉瘤除了长在肢体和躯干外,还会长在身体的其他任何部位,而腹腔和腹膜后是其中最难对付的部位。2009年,中山医院率先在国内成立腹部软组织肿瘤多学科诊疗团队,由陆维祺教授牵头,整合了普外科、肿瘤内科、病理科、放疗科、骨科、影像科、泌尿外科、妇产科、超声诊断科、核医学科、介入科的专家。他们通力合作,彼此尊重,彼此助力,以学术为本,挑战一个又一个难治的病例,形成了越来越大的影响力,中山医院腹部软组织肿瘤多学科诊疗团队的金字招牌渐渐成形。

肉瘤猛于虎,不合规范的随意诊治将给病人带来治疗上的极大损失。在整个专业团队的建设中,周宇红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她坚持综合诊治的理念,哪些病人应该开刀、应该开到什么样的程度、会给病人带来哪些获益或创伤,所有的一切应该基于对每一个肿瘤生物学行为的确定。而这个前提是,病人的影像资料应该完整,病理诊断应该精准,在制定每个患者治疗策略时力求不仅合理规范,而且也要优化。她表示:“我们团队的成员都是各专业领域的高手,遇到罕见的病例,我们查阅好文献和指南,有备而来,热烈讨论,给患者量身定制合理的治疗策略。”为了兼顾好各科室医生的工作时间,他们的病例讨论一般都安排在晚上下班后进行,由于很多患者都是其他医院放弃或不看的复杂病例,讨论经常会持续到晚上八九点才能结束。随着经验越来越丰富,除了病理形态学诊断外,他们开展了很多针对性的分子检测项目,纠正了一大批外院的错误诊断,给出了明确分型,从而保证了后续的治疗效果。

周宇红的白大衣口袋里有一本患者的记录本,详细地记录着那些经她诊治过的患者,其肿瘤的生长特点是什么,有什么特别需要关注的地方,治疗后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是什么,是否需要及时调整治疗策略等等。她说:“很感谢我的患者这么信任我。我应该更珍惜他们,也希望我的这些经验以后可以帮助到更多的患者。”

同时,周宇红也清晰地明确了自己的定位。她说,在攻克肉瘤的战役中,肿瘤内科医生的综合理念可能更强些,而且随着近年来药物研发的进展,治疗的模式和疗效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我们要及时总结自己的经验,也要紧跟国际研究前沿,通过一些开拓性的治疗策略,为外科医生开辟一条顺畅的路,找到病人手术的最佳时机,减少手术并发症,给术后病人带来抵抗肿瘤残存和复发的机会,从综合治疗中获得最大收益。周宇红谦虚地表示,身为肿瘤内科医生,自己只是绿叶,没有外科医生精湛的手术能力,没有团队的合作,自己单打独斗很难发展。

周宇红 - 十年合力,阻击肉瘤(周宇红简历)

3

从2008年手捧着《软组织肿瘤病理学》边学边治,到现在面对每一个肉瘤患者可以胸有成竹,也逐渐开始建立了自己的学术体系,周宇红已成为治疗肉瘤的知名高手。

2011年,周宇红参与了中山医院骨科主编的《骨与软组织肿瘤治疗诊断学》内科部分。2014年,她主译《软组织肉瘤诊疗学》,该书提供了纽约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在长达30多年时间对9000多例软组织肉瘤的诊治经验。这本教科书般的巨著经翻译后在中国出版,让我国更多从事软组织肉瘤工作的医务人员踏上“巨人”的肩膀,登临更高的起点。2016年,她又主译了来自美国安德森癌症中心的《骨组织肉瘤诊疗学》一书。她在把国外最先进理念引入国内的同时,也提升了自己,知识储备体系不断增厚。

2015年,复旦软组织肿瘤高峰论坛在中山医院举行。会前周宇红和同事担心没人来参加这种少见肿瘤的学术交流,没想到会场过道上都站满了前来听讲的同道。后来他们坚持每年一次的学术论坛,也因此和国内更多的中心和同仁建立了合作和相互交流的平台,去年报名参加的已达500余人,会议的学术深度和广度形成了强大的影响力。周宇红没想到自己从事的工作其实是有人关注的,虽然研究和治疗的只是“小众”癌肿,但职业的意义和价值同样神圣。

周宇红回忆说,很多年前,当她第一次像学生一样参加骨肿瘤沙龙时,在骨科大佬云集的讨论现场,都没有人注意到她这样一个女性内科医生在一边默默地学习。现在的她,可以和一批最优秀的外科医生一起平等讨论,受到他们的尊重,这和这些年深入的学术交流是分不开的。当你的知识和理念可以被接受认可,这对于医生来说是非常有成就感的事情。

周宇红 - 十年合力,阻击肉瘤(周宇红简历)

4

许多肉瘤患者找不到真正有价值的医疗信息,不知道上哪儿找到专业的医生,网上病友群又鱼龙混杂,推销药物的人常常误导患者。于是面对患者,周宇红尽可能详细沟通,往往人家能看十个患者的时间,她只看了一个病人。有的患者听说肉瘤对化疗不敏感,便放弃化疗,只吃中药,结果肿瘤复发,错失了最佳治疗时机。她说,软组织肉瘤化疗做还是不做,肿瘤内科医生有责任帮助病人评估预后风险、确定治疗方案,这不是凭空的盲目的,需要在理论基础和预后模型上进行。在她看来,在对肉瘤的攻坚战中,积极的态度固然可贵,但适度的治疗更值得提倡。同时,现在的药物治疗已经不是单一的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在经过高度筛选的患者治疗中已经完全改写了传统的治疗效果。

随着周宇红临床能力越来越强,治疗手段越来越多,方案越来越合理,治疗越来越精准,很多患者慕名而来。曾经有一个患者对周宇红说:“我生的这个肿瘤药好少哦,也不像肺癌、胃癌患者可以找到很多专业对口的医生,我走了很多地方,他们都不会看,直到到中山医院,才找到了你这么专业的医生。”这些病人让周宇红感动,感动他们的信任,也深知肩上添加的责任。

今年,建立患者交流论坛也在周宇红的计划中。她已习惯把患者称之为“我们的病人”。她说,病人相信你,把生命交付给你,作为医生,必当全力以赴。

周宇红 - 十年合力,阻击肉瘤(周宇红简历)

采访/张逸 新民晚报社区版记者

晔问仁医已入驻知乎专栏、今日头条、腾讯媒体开放平台,欢迎前往订阅。

如有相关问题需要提问此医生,

或有感而发,

请在文章最下方评论区留言;

您身边若有工作在三甲医院的仁心医生,欢迎提供线索或者直接引荐。

版权声明:

本文系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需转载,请在[晔问仁医]后台留言;

授权使用请注明:“来源[晔问仁医]及作者”。

晔问仁医 |真实,真切,真相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4年4月12日 上午11:20
下一篇 2024年4月12日 上午11:3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