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油菜体系首席科学家王汉中院士到广西考察指导工作

 
        11月30日至12月6日,国家油菜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汉中到广西考察指导工作。
 
        12月1日,王院士一行先到桂林市农业科学研究中心,对国家油菜产业技术体系桂林综合试验站(以下简称“桂林综合试验站”)开展的短生育期冬油菜品种筛选、南方短生育期早熟油菜测试等试验进行实地考察和评价分析,下午赶往灵川县的三街镇和潭下镇考察双季稻区油菜发展情况。12月2日,王院士一行考察了阳朔县遇龙河景区沿岸油菜示范片,对油菜花农旅融合模式进行实地指导。12月3日到达北海市合浦县油菜试验点考察,该试点是油菜体系目前将油菜品种向南推进纬度最南的试点,试验目的主要是观察和检验不同代表类型的油菜品种能否在该纬度正常生长。12月5日王院士一行抵达南宁,到位于广西农科院、自治区推广站的基地指导油菜育种及品种、栽培、肥效等试验。
 
        为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大力实施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依托桂林市农业科学研究中心建设的桂林综合试验站按照农业农村部关于短生育期冬油菜品种选育示范工作部署,在广西三熟制“稻稻油”模式适宜区,开展短生育期冬油菜品种筛选与展示评价工作,为冬油菜生产扩种和提质增效提供种源保障。桂林综合试验站精准定位,早在2015年就开始开展短生育期油菜品种筛选和技术攻关,配套技术也逐步完善和成熟,并将油菜种植区南扩展到北回线以南的非传统油菜产区,将我国油菜产区至少南扩了300公里。王院士此次广西考察,除了调研我国南方“稻稻油”油菜产业发展情况,同时提出了我国油菜战略发展的新思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个主要环节就是,打造我国油菜南繁基地,充分利用广西桂中、桂南地区冬季不可或缺的优越温光资源,油菜可于3月底至4月初成熟,比传统油菜产区的熟期至少提前1个月,完全可以满足我国春油菜地区夏繁制种4月份播种的茬口要求。王院士还对桂林综合试验站提出:建设南繁基地,在技术上必须更进一步精准掌握最佳的播种时期、不同品种的临界区域和适宜区域,完善在热带区域种植油菜的配套新技术。
 
国家油菜体系首席科学家王汉中院士到广西考察指导工作
国家油菜产业技术体系桂林综合试验站站长张宗急(左二)向王汉中院士(左三)汇报基地的试验情况
 
国家油菜体系首席科学家王汉中院士到广西考察指导工作
王汉中院士(左三)到阳朔县遇龙河油菜示范基地考察
 
国家油菜体系首席科学家王汉中院士到广西考察指导工作
王汉中院士(前排左三)到南宁市的广西农科院基地指导油菜育种工作,广西农科院副院长张述宽陪同(前排左四)
 
 
农科中心 张宗急供稿/毛玲莉、明日供图  范大泳审核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3年12月8日 上午9:52
下一篇 2023年12月8日 上午9:5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