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江区:党建引领创易地扶贫搬迁“四安家园”(四安家园指的是创建让搬迁群众)

近年来,为写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铜仁市碧江区积极创建居安、业安、身安、心安“四安家园”,打造易地扶贫搬迁党建工作样板,助推8个安置点5.6万搬迁群众适应新家园、融入新生活、实现新梦想。

聚焦党建引领抓治理,提升“居安”安全感。坚持把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延伸到搬迁社区,让搬迁社区治理更高效、更有力,实现搬迁群众“居安”。一是健全领导机制。成立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领导小组,建立“1 3 X”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联动机制,成立群团机构27个,选派第一书记和驻社区工作队24人,配备社区干部68人,集中打造服务阵地153个,每月定期召开一次联席会议,构建上下联动、共商共建的工作格局。二是规范网格管理。依托“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治理机制,全面建设综合网格,在8个安置点划分网格59个,选优配强网格员59名、楼栋长212名、联户长1030名,推进组织网中建、事在网中办、法治网中宣、隐患网中排、困难网中帮、平安网中享“六在网中”治理模式,让“微治理”释放大能量。三是推进红色物业。建立以安置社区党组织为中心,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社会组织等共建共治机制,积极推进社区党组织、物业企业、业主委员会人员“交叉任职”“双向进入”,探索“锦江红管家”集成化管理、“红色物业365”工作机制、“红色物业520”服务模式,有效破解物业管理难题。四是提升自治能力。规范居民公约,由街道审核、区级备案,居民公约入户率达100%。在街道及社区干部、人民调解员、党员、网格员、楼栋长中培养“法律明白人”53人,开展法治宣传等活动。建立“小微权力”清单,实行权力清单内容、规章制度、运行程序、运行过程、运行结果“五公开”。

聚焦党建引领抓就业,提升“业安”获得感。健全就业服务体系,完善就业培训体系,落实就业创业政策,优先解决好搬迁群众的就业问题,确保稳得住、逐步能致富,实现搬迁群众“业安”。一是完善就业培训体系。完善党群服务中心功能,在党群服务中心设置就业服务站,坚持因人、因岗、因产施培,组织搬迁群众培训25041人次。依托社区妇联、残联等组织和园区企业,个性化开展妇女、残疾人等就业、创业培训8500余人次。二是发展社区集体经济。由易地扶贫搬迁社区党组织领办集体经济,盘活搬迁小区门面、商铺等资源,租赁、经营社区商铺、门面147个,领办创办各类企业、合作社、超市等市场主体15个,实现集体经济创收66.2万元,推动群众持续稳定增收。三是深化莞铜劳务协作。开发大数据就业创业平台,建立“平台发布、社区派单、远程面试、跟踪反馈”一站式就业服务机制,精准提供用工信息3万余条。建立东莞用工远程面试室,与东莞市签订以“不裁员、少裁员,优先转岗安置和就地兜底保障”为主要内容的《稳岗就业协议》,向东莞推荐社区搬迁群众951人。四是协调落实就业保障。建立就业动态监测机制,采取组织荐岗帮就业、干部结对稳就业、公益岗位兜就业等多种方式落实就业保障,开发公益性岗位1102个,促进易地扶贫搬迁劳动力稳定就业创业25676人,实现有劳动力家庭“一户一人或多人”就业目标。

聚焦党建引领抓服务,提升“身安”归属感。通过党建引领抓好教育、医疗、社保、便民等公共服务,让搬迁群众搬得舒心、住得放心,实现搬迁群众“身安”。一是优化教育服务。完善易地扶贫搬迁学校建设,投入4.7亿元新建或改扩建易地扶贫搬迁学校13所,提供学位11940个,开展圆梦助学活动32次,确保搬迁群众适龄子女就学“全覆盖、零门槛、无障碍”。深化示范学校对口帮扶安置社区学校,开展党组织联建和教学联研,强化安置点学校教师培育培养。二是提升医疗服务。建成安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室)6个,合理配备医生、护士27名,实现医疗服务全覆盖。实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落实“先诊疗后付费”政策,建立健康档案200余册,对慢性病患者、老年人开展健康跟踪随访服务500余人次。三是抓实社保服务。持续完善搬迁群众社会保障政策,健全动态精准防贫预警监测和帮扶机制,落实搬迁群众享受低保、临时救助等社会保障优惠政策。筹集东莞各界帮扶资金1498万元,开展助学、助残、助困、助医“四助”活动,提升居民幸福感、获得感。四是强化便民服务。推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实现“15分钟服务圈”全覆盖,依托莞铜协作,投入110万元在矮屯社区打造莞铜共建党群服务中心示范点。严格落实“双报到”,通过党建联建,推动机关、企事业单位、新兴组织党组织融入安置社区,500余名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开展志愿服务,帮助解决困难。

聚焦党建引领抓文化,提升“心安”幸福感。坚持党建引领,加大对搬迁群众的文化浸润,切实提升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让搬迁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实现搬迁群众“心安”。一是注重文化建设。加强安置社区文化广场、图书馆、体育场等阵地建设,每个安置点配备至少一名兼职文化工作者或志愿者,促进文化阵地发挥作用。建成安置社区乡愁馆和文化长廊,把文化和乡愁一起“搬”进安置区,让搬迁群众在乡愁记忆中找到情感归属。开设“微田园”,让搬迁群众记得住乡愁,同时解决菜篮子问题。二是丰富文体活动。开展送教育、送演出、送科技等系列文化进安置社区活动,结合劳动节、端午节、国庆节等重要节日,组织开展群体性文体活动。目前,培育特色文艺队伍14支,挖掘社区文艺骨干50余人,开展文体活动600余次,有效丰富群众精神生活。三是提升综合素质。实施素质提升工程,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持续开展感恩教育、法治教育,大力开展搬迁典型人物评选,选树“好媳妇”“好婆婆”“最美家庭”“文明家庭”等71人(户),激励搬迁群众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增强“新市民”身份认同感。四是关怀特殊群体。在安置社区设置一老一小日间照料中心、儿童之家和阳光幸福家园,推进党建引领“平安幸福家1314”服务,开展家庭教育指导,面向留守老人、留守儿童和弱势群体免费提供“平安三宝”。开展爱心陪伴行动,组织社会爱心组织、公益人士到安置社区对留守儿童、孤寡老人等进行爱心慰问360余次,惠及1300余人。(碧江区人民政府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0)
上一篇 2023年7月12日 上午10:39
下一篇 2023年7月12日 上午10:55

相关推荐